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晚来天欲雪  (第1/2页)
    71    大军班师的日子,京城下了今冬第一场薄雪,飘飘然的白絮未及落地便化了干净。    雪不急却也冷得很,城门口看热闹的人依旧多。    “…大人不去看看?”    元卿想起那日皇帝斥责他家大人的话,知道他不再介怀,以此和他说笑。    “圣上说,让我在家中看即可。”    沈筠斋眼皮也不抬,懒洋洋地应他,斜靠着元卿常用的软枕,一条腿搭在暖榻上,随手翻着一卷史书。    元卿怕冷,屋子里生了炭火,暖融融的。一家三口都蜷在暖榻上,各做各的事。小厨房晚膳还没做好,方才先呈了几碗暖胃的鲫鱼汤来垫底。    日子过得神仙一般,他出门找冻受做什么?    元卿犹豫片刻,终究没有开口。    “有话便说。”    沈筠斋余光一直瞧着他,手上的游记拿了又放,放了又拿,分明不是在翻书。    “皇上…还没有解了大人禁足的旨意吗?”    元卿怯怯地看他。    沈筠斋放下书,看着他打趣:“夫人比我还上心?”    他想,最迟开春,皇上就会让他官复原职。年前,就算不复职也好。    “关上门,咱们照样热热闹闹过年。”    元卿的产期订在腊月,双喜临门,添丁进宝。年前无事更好,正好守着他们三个。    72    “离年节还好几个月呢…”    “今年府里早些开始治办年事,办热闹些。”沈筠斋轻柔地摸摸元卿隆起的腹部,“算算日子,祭祖、清帐、买年货…年前再筹办忙不来。”    元卿听他这样说,再一想,便不觉紧张起来。    要生了。    头胎时,沈筠斋前去早朝的车驾刚走,他便发动了。他不许管家去叫,其实他好怕。疼了好几个时辰,疼得都哭不出来了,也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只记得底下人刚说大人赶回府了,他便听到了婴儿的啼哭。    元卿垂眸,不想让沈筠斋察觉自己情绪的异样,正好瞥见他刚随手放在一边的史书,摊开那页恰好又是列传,元卿轻轻咬唇,眸子不自觉染上羞涩又期盼的色彩。    “大人…想好名字了吗?”    沈筠斋勾唇看着他:“正在想。”    可叹自己亦不能免俗,终究和天下父母想的都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刚看史书,想着,怎么也要挑一位品性端方、德才兼备的人物,还得是长寿的,一生顺遂最佳,仿着人家的名和字来取。    “婉意给妹妹取!”一直埋头写字的小姑娘来了兴致,捧着父亲送的一本诗集子翻得虎虎生风,津津有味。    “婉意只喜欢妹妹吗?若是弟弟,便不喜欢了?”    沈筠斋饶有兴致地逗女儿。    “唔…”小姑娘圆溜溜的杏眼转了一圈又一圈,沉吟苦思许久,终究叹了口气道:“弟弟,弟弟也喜欢吧。不过没有喜欢妹妹那么喜欢。”    “那请教婉意姐姐给弟弟妹妹起的什么名字啊?”元卿换了一个问题问她。    “妹妹就叫…沈欲雪!弟弟就叫…弟弟叫沈雨好了。”    雨是她会写的第一个字。    沈筠斋倾身看了一眼女儿刚在看的那页,果然是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沈筠斋挑眉,有些诧异:“这首诗里的字,婉意都认识?”    沈婉意知道爹是在夸她,故作沉稳严肃,板着张脸,像老夫子。    “算是认识一些。”    “跟谁学的?”沈筠斋失笑,玩笑一样训她,“认识便认识,不认识便不认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里说的。”    沈婉意不谦虚了。    73    “过了年,给婉意请位教书先生?”    沈筠斋压低声音,和元卿咬耳朵。这话不能给小姑娘听见,过于早慧伶俐的小孩不能捧着养,元卿就是宠孩子的,他再不压压,要养坏的。    年前若无事,他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