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_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8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810节 (第1/2页)

    李世民苦战多时,  终于等到军神李靖的兵马抵达,  于是抖擞精神,重新焕发斗志。

    “李药师来了!”

    “李药师还带来40万步卒,足以攻克长安城!”

    “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

    在朱雀门苦战的唐军将领们,  终于露出解脱的表情。

    他们在朱雀街一战,  比起与光武帝刘秀的幽州城大战,惨烈程度不相上下,甚至更加惨烈。

    唐军虽然有迄今为止的天下第一猛将李存孝效力,但张华阵营的五虎上将,完全可以携手压制李存孝,李存孝的个人武力,无法发挥出来。

    漫山遍野的唐军士卒兵临朱雀门,壮大李世民的兵力,唐军主力多数进入关中,军神李靖亲临!

    “给我老实一点!”

    “放开老子!让张华出来与老子单打独斗!”

    一员虎背熊腰的唐军猛将在混战中被活捉,五花大绑,仍然奋力挣扎。

    “薛万彻,给我老实一点!”

    许褚一拳砸到薛万彻的腹部,薛万彻差点连苦胆汁都吐了出来。

    薛万彻对李世民死心塌地,为了保护李世民脱身,与薛万均断后,结果薛万均被唐军骑兵之中的精锐部队“神策军”救出,  而薛万彻来不及逃走,被许褚生擒。

    薛万彻怒目圆瞪,  眼神似乎要喷火,  对在长安之战被活捉,大为不忿。

    李世民与刘秀的大战,薛万彻多次陷阵都没有出事,不曾想会在长安城被敌军活捉。

    “不活捉李世民,薛万彻不会臣服,将其打入长安天牢。正好长安天牢腾出了不少空位。”

    张华知道薛万彻的性情,于是令人将薛万彻关押在长安天牢。

    活捉薛万彻这一员猛将,对唐军的实力是不小的削弱。

    “主公,李靖的四十万唐军,已经在向朱雀门靠近。”

    花木兰的肩膀上落着一只灵鹰,她的特殊兵种铁鹰斥候,已经注意到了向朱雀门靠拢的李靖军团。

    “军神李靖啊……”

    张华神情凝重。

    孙吴韩白,卫霍李岳。

    军神李靖是与吴起一個级别的超一流统帅,如果由李靖统帅装备精良的唐军进攻,那么长安城大战将会更加惨烈。

    不过,好在张华的援军,一部分抵达潼关,一部分在华阴,还有一部分靠近青龙门!

    双方都在集结兵马,准备在长安城展开决战。

    王守仁分析局势:“李世民筹谋多时,又投入八十万唐军,损兵折将,绝不会甘心就此撤退。他定会在得到李靖的援军之后,又趁着我们的援军尚未完全到来,再次夺城。”

    “令各支兵马,扼守街巷,阻止唐军向内城进发。”

    张华转攻为守,与李世民反复在城内拉锯。

    李世民是张华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强劲敌,唐军也是古华夏最强的几支军队之一,中高阶兵种众多,名将如云,还有不少游牧骑兵、大唐游侠、六扇门在为李世民效力。

    青龙门一带,张华的第一批援军也已到来,甚至连齐军的军旗都还没有更换。

    齐国名将司马穰苴、田忌、田盼、匡章等齐国名将,率领15万齐军,越过潼关,进入关中。

    “不曾想有朝一日,能够来到秦地。”

    司马穰苴、田忌等齐国名将,他们作为齐国人,视关中为秦国人的地盘,他们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关中。

    “齐国之战才刚刚结束不久,我们人心尚未归附,夏王便调我们齐国将士西征,看来夏王这次遇到的敌人,比我们更加强大。”

    孙膑根据张华调动齐军进入秦川作战,推断张华的强敌李世民比起他们齐国还要难以对付。

    齐国只是战国七雄之一,而大唐是最强盛的几个大一统王朝之一,李世民又是大唐影响力最大的帝王,所以唐军的实力,确实比齐军要强大许多。

    田忌、田盼等古之名将不禁感慨:“后生可畏啊。”

    李世民、李靖这些后世的武将,他们玩的更花,对骑兵的运用更加炉火纯青,给张华带来的威胁,更甚于齐国。

    与齐军一起到来的,还有五虎营、神骑营的后续兵力。

    五虎上将只身追随张华驰援长安城,他们的兵力在诸葛亮、关平、赵广、张星彩的带领下,这才到来。

    神骑营则是霍去病在带队。

    这些武将带兵,要么可以提升行军速度,要么可以提升军纪。

    霍去病使用骑兵的天赋,不下于李靖!

    第六百八十四章 凉州军的危机

    横山堡,凉州铁骑被大量鲜卑骑兵围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与军师崔浩,在横山堡设下天罗地网,设法歼灭谢艾的二十万凉州军。

    拓跋焘的野心极大,想要一口气吞下二十万凉州军,立下不世之功。

    高桂英的大顺军告急,  谢艾明知拓跋焘在前方布下天罗地网,也不得不支援,在横山堡一带与鲜卑骑兵激战。

    如果张华在这里,一定会看出拓跋焘这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

    古人对兵法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