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追星族  (第2/2页)
道了,让你父亲安心等几年,待老夫教不动了,自然是你父亲的差事。”    “谢谢六叔公。”    张增润虽然是张增贤的亲弟弟,但他并不是长子长孙,所以家境并不能和他的二哥相比,只能说达到了小康生活吧,所以,他还舍不得族学里的差事。    但张增润毕竟已经年过六十了,也教不了几年了。    再说了,张家的族学教了一二十年,除了张增润和张桂山中过举人外,其他人也就是识得字而已,所以,张增润的教学水平并不高明,也只是简单的启蒙教育。    “你也莫要到处乱跑,该读书,还是要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    “是。”    张唐卿等六叔公离开了,才直起腰跳上驴车,向县城赶去。    殊不知,因为爱莲说,县城已经疯了。    当帷帽小姐在一次诗会上,把爱莲说拿出来后,大部分人惊为天人,尤其是对出淤泥而不染这几句推崇备至。    当然,有些喜欢骈文的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语言直白,不用典,难登大雅之堂。    但毕竟识货的人多,所以,很多人都在打听谁是张唐卿,张唐卿到底是何方人士?    慢慢的,张唐卿卖砚台的故事在士子圈子里广为流传,甚至带动了当初他书写爱莲说的书信摊子生意大增,因此,书信摊子的主人朱文英就直接把摊子改成了爱莲摊。    每天都有无数士子过来问:张唐卿可再次出现?    驴车耗费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县城。    “少爷,我们去哪?”    “南阳河边,卖了砚台,咱们再去周记粮店。”    张唐卿看到书信摊子的招牌后,直接无语了,我的爱莲说,和你代写书信有什么关系?用爱莲二字,经过我同意了吗?    张唐卿从驴车上跳下来,敲了敲书信摊子,“摊主,可否借用一下贵宝地?”    朱文英头都没抬,直接说道:“哪凉快哪待着去,没见我忙的脚不沾地吗?”    忽然,朱文英感觉声音好熟悉啊,抬起头看了会张唐卿,随即把毛笔一扔,“青州张唐卿,你是青州张唐卿。”    张唐卿点了点头说道:“我是张唐卿,你认识我?”    朱文英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声喊道:“哈哈,张唐卿出现了,张唐卿出现了。”    张唐卿傻眼了,这是什么鬼?    “什么?张唐卿?在哪?”    只见轰隆隆的围过来了二十几个人,全都是穿着长衫,脚踩靴子,腰间系着儒带的书生。    “你是张唐卿?爱莲说张唐卿?”    张唐卿茫然的点了点头。    “爱莲说真的是你所做?”    张唐卿依然点了点头。    “不对啊,我们分析张唐卿没有五十,也得三十岁以上,为什么你是个少年?”    “就是,你是不是剽窃的?十几岁的孩子,如何能作出如此老成的文章?”    “所以说他年轻嘛,要是年纪大一些,学问深一些,肯定会在文章里多用典故,多用华丽的词语,而不是如此浅显直白。”    众人议论纷纷。骑驴的大宋文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