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胚胎记忆  (第1/2页)
    赵耀指指宝玉的猫盆,“宝玉是别人遗弃的猫。    宝玉和我生活了两年,碗里的猫粮,从来不吃完,因为它怕下顿没饭吃。    它从来不乱排便,不乱咬东西。    洗澡喂药打针瑟瑟发抖,但一声也不叫,也从未露出过爪子。m.    它小心翼翼,怕犯了错误,再次被扔到寒风中。    曾经有一种很残忍的“弃猫效应”说法:‘猫不听话,扔一次,再捡回来就乖了。’    人永远比猫敏感。    我去过一次孤儿院。    那里的孩子,会极尽所能展示自己的乖巧,装懂事,扮可爱,拉着收养人的手叫爸爸妈妈。    宠物的幸福,由收养人决定。”    题安喝了一口闷酒,“程净就像是程蕙捡回来的流浪猫。”    赵耀也喝了一口酒,“快到二月份的时候,程蕙的身体和大脑,会帮她回忆起所有的思女伤痛。    她的情绪会有强烈的波动。    程净敏感地洞察着程蕙的每个情绪。    也许刚开始,她只是模仿陈净。    当程净发现自己一旦成为陈净,她就会被妈妈爱着,紧紧抱着。    让她成为这个家真正的一份子,她就真的变成了陈净。    我现在不确定的是,程净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有多严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就是双重人格。    这只是我初步的判断,基于程蕙,对程净成为陈净的描述。    具体情况还要进一步的治疗,我才能确定。”    题安觉得现实生活中,听到双重人格这种病症,有点不可思议,“程蕙收养程净的时候,程净是十四岁。    十四岁的孩子会有这么深刻的记忆吗?”    赵耀抱起宝玉,对题安说:“已经十二点了,你这是不打算走了吧?    要不这样,明早你给我做早饭怎么样?”    题安咬咬后槽牙,无奈地说:“行!我给你做。”    赵耀脸上笑出了褶子,“看你态度比较好。给你讲个,我在外国的心理诊所实习,遇到的案例。”    题安将抱枕垫在赵耀背后,做出一份洗耳恭听的样子。    赵耀问题安:“你觉得一个孩子,还是只有几周的胚胎的时候,有没有记忆?”    题安很快做出了回答:“那肯定没有啊。    还是胚胎的时候,人的器官,都还没有发育完全。    脑神经都没长出来,怎么可能有记忆?”    赵耀说:“我当时实习的心理咨询室,有天来了一对夫妻咨询者,带着自己八岁的女儿,琼。    琼一副乖巧可爱的模样,但她的妈妈,撩起她的衣服给我们看。    小小的手臂上面,是无数条触目惊心的伤疤。    琼从很小开始,就开始了自残。    从高处跳下,用刀子划伤手臂,用脑袋撞墙。    甚至来医院的路上,她还试图飞奔撞到行驶中的汽车。    琼的行为让全家痛苦不已,而琼的母亲,更是一刻也不敢离开女儿身边。”    “是不是家庭环境影响?    比如家里常常放映这种情节的电影?    或是周围有这样的人,给了她不好的示范?”题安问。    赵耀摇头,“我的老师刚开始也是这样判断的。    但琼的父母都一一做了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