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夏文圣 第151节  (第2/2页)
。    只不过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不是十万火急之事,往往朝堂前半段是谈论国之大事。    后半段的时间,就是谈论大家关心的事情。    江宁郡洪灾是大事,而且是眼下的大事,所以占据后面大半段时间合情合理。    半个时辰内,六部率先发言,将国内一些事情政务说出后,由永盛大帝抉择。    等半个时辰后。    场面再度安静下来了。    都在酝酿,等待着第一个人打破僵局,或者等皇帝开口。    只是永盛大帝迟迟不语。    最终,工部左侍郎站出来了。    “启奏陛下。”    “江宁郡难民已高达二百万余,且每日增加不止五十万人,当地奏折告知,江宁府米商哄抬粮价,均在一百二十两白银一石左右。”    “甚至就在昨日,有米商大肆敛财,将粮价增至二百六十两白银,盛世年间,此乃前所未有之事。”    “臣恳请陛下,下旨责罚江宁郡各大官员,限制粮价,否则此番情景,将引来周围郡府恐慌,招惹大祸。”    工部左侍郎出声。    把江宁郡的事情放在明面上来说。    实际上在场所有人皆然知晓,而龙椅上的永盛大帝自然早就知道。    粮价暴涨,情理之中,毕竟洪灾之下。    可二百六十两一石,这就不合理了,太过于刺眼,怎配得上盛世二字。    不过,听到此言。    永盛大帝只是略微惊讶,看向百官道。    “竟有此等之事?”    “二百六十两白银一石粮米?”    他显得惊讶,但百官都沉默,很显然不想配合演戏。    “江宁郡洪灾,难民无数,如此这般,实在是有违天理。”    “不过,天灾人祸,无法避免,江宁郡距离京都足足三千里之远,当地官员也会自我衡量,朕有意下月京察,到时候设立百官宴,也好仔细盘问。”    “毕竟如此天灾,朕相信尔等为大夏臣子,自然不会贪赃枉法,这其中必有苦衷,但无论如何,只要保住百姓,朕都可酌情处置。”    看着众臣不配合自己演戏,永盛大帝也就没有继续装下去了。    大致意思也很简单,事我知道了,但有啥办法?你们又没主意,人家当地官员也只能这样做,总不可能让这些官员变出粮食来吧?    只是这个回答,并不是一些人想要听到的答案。    二百六十两白银一石粮食,这本身就惊为天人,对这帮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要脸面,臣子们也要脸面。    盛世年间出了这种事情,这顶头的这帮大官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为国为民?    别看他们现在是一品二品三品大官,在京都内,他们位极人臣。    可走出去以后,各地读书人指不定把他们喷成什么样子。    皇帝可以摆烂。    臣子们不可以摆烂。    “陛下。”    “此言差矣。”    此时,户部右侍郎站了出来,他朝着永盛大帝一拜,而后取出奏折道。    “江宁府官员来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