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5,日寇要见李云龙  (第1/2页)
    从平安县到万家镇,来回有八十里。    李云龙说的一天来回。其实有点夸张。正常人都不可能一天来回。    除非是坐车。    或者是骑马。    步行的话,将会累死人。    下午出发。    连夜赶路。    为了节省体力,战士们采取的一般行军速度。    反正平安县已经有李云龙和赵刚镇守。还有独立团的二营。就算是日寇围攻也不怕。    何况,张大彪已经带着突击队去袭扰日寇笠原联队。估计日寇没有三天到不了平安。    所以,打万家镇,有的是时间。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    “啪!”    “啪!”    蓦然间,前面传来枪响。    随即,张楚就听到了马蹄声。得,不用问,肯定是遭遇日寇骑兵了。    在前面侦察带路的是孙德胜。不知道战况如何。    “快!”    “战斗准备!”    车大炮急忙挥手。战士们早就散开。    各种黑洞洞的枪口都举起来了。只要日寇骑兵出现,马上就能给对方毁灭性的打击。    在出发之前,三营已经全部换装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每支枪配备120发子弹。真的打起来。火力还是非常凶残的。何况还有轻机枪和迫击炮。    “张楚!”    “到!”    “我们到前面去看看!”    “好!”    张楚猫着腰,跟在车大炮的背后。    他的后面还跟着三营的十几个最精锐的老兵。有一半人使用的是BAR轻机枪。    为了和加兰德半自动步枪配套,原来的捷克式轻机枪临时被撤换。换装BAR轻机枪。这种轻机枪临时安装了自制的两脚架。    就是平安县里面的铁匠自己打的。很粗糙。但是很结实。    将BAR自动步枪架起来,就是一挺变相的捷克式轻机枪。反正都是20发弹匣。    另外一半人老兵装备的则是春田M1903狙击步枪。    他们都是三营内部的神枪手。    老兵的后面,跟着的是熊丁山的战斗排。    因为九连三排是最早和张楚接触,最早换装的,所以,无形中有“特权”,可以跟着张楚行动。    一方面,是保护郑楚的安全。    一方面,是证明郑楚的身份。防止其他部队“挖墙脚”。    李云龙可是防备得很。    到了前面以后,发现不是日寇骑兵。    是骑兵没错。但是穿着便装。倒像是一群土匪。似乎又不是土匪。    “认识吗?”    张楚悄悄的问熊丁山。    感觉不像是土匪。看起来没有土匪那么散漫。    “不认识。”    熊丁山摇头。    其他人也是摇头。没有人认识。    “我认识。”    忽然有人说道。    却是何东林。来自帽峰山的游击队员。    他们两个也跟来了。因为他们要回去帽峰山,正好要路过万家镇。于是顺路跟上。    “是哪个山头的土匪?”    “他们不是土匪。是晋绥军357团的。”    “陈锋?”    张楚想起来了。    之前,有人提起过这个357团。    团长叫做陈锋。驻扎在太平镇一带。距离不远。出现在这里,不奇怪。    问题是,怎么会有骑兵?    晋绥军357团居然有骑兵?还真是难得。    楚云飞都没有。    楚云飞有炮兵营。但是没有骑兵。    钱伯钧叛变投敌的时候,还是李云龙带着骑兵连赶来救驾的。    结果就是——    一个营的武器装备到2022年都还没归还……    “对!就是陈锋的357团。”    “他们有多少骑兵?”    “不多。七八十人吧!都编在陈锋的警卫连。”    “哦……”    张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奇怪了。陈锋的骑兵,怎么和孙德胜打起来了?    之前不是说井水不犯河水的吗?    可惜自己不会骑马。否则,一定会冲上去问个究竟。    你特娘的晋绥军,和我们八路军打起来,是几个意思?是不是要开片?那我就不客气了。    收拾万家镇的伪军骑兵营,回头,顺便收拾你晋绥军一个团。正好缴获一大波武器装备。    忽然看到两拨人悻悻的分开。    对方向西北撤退。孙德胜也折返回来了。    “孙德胜,怎么回事?”车大炮板着脸。    孙德胜气咻咻,“他们误会了。以为我们是要霸占他们的地盘。”    “什么地盘?”    “柳河镇!”    “扯淡!”    车大炮骂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