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397节  (第1/2页)
    司马家的人普遍都不讲武德,若是在那建康城中真的遭遇了比较顽强的抵抗,也难保他们不会狗急跳墙,拿太后开刀。    琅琊王是个善心人,怜香惜玉是本能,更何况,保护王贞英也不只是怜香惜玉的心理在作怪。    更重要的是,现在王谧的事业可以进展的如此顺利,这可都是托了王贞英的福气。    要不是作为前朝太后的她,鼎力相助,王谧根本不可能一跃成为万众焦点,拥有了直接掌控北府军的力量。    甚至连朝廷上弹压的势力,也没有说出太多的话来,那也是因为太后娘娘已经提前投降了王谧。    他们就是想比比划划也没有可以置喙的余地,只能被动接受。    这样的盟友,作为一个讲义气的大王,怎么可以不去积极营救呢?要知道,对抗千军万马尚且需要时间,可杀掉一个手无寸铁的太后,却是相当的容易。    只需要一个念头,手起刀落就可以办到了。    如果真的让司马尚之他们得手,王谧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苦心经营不就全都白费了吗?    一朝犹如东流水!    还有谁会给他禅位?    还有谁允许他平稳过渡?    北伐的梦想不就再次化为泡影了吗?哪里还有余力去定鼎中原?要知道,就算司马两兄弟菜的要命,但他们手中也是有军队的。    要想打败他们,也是要花费不小的力气的。    到时候,就算北府兵的实力强劲,平定了司马兄弟,再想挥师北伐,至少也要耽误一两年的时间。    部队,总是要休养生息的。    而现在南北两方的局面,又绝对不会给琅琊王预留那么多的时间,不管是盘踞一隅的符氏一族,还是势力逐渐稳定的慕容氏,只要江左的局势发生动荡,他们立刻就会变一个脸色,主动欺压上来。    说不定,现在他们没闲着呢!    建康城大乱,这种消息根本就瞒不住,现在王谧也只能尽快行动,主打一个时间差。    要知道,古代的邮路是非常缓慢的,再加上一路上兵患连绵,想要送信就更是难上加难。    如果建康之乱迅速平定,这些虎视眈眈的势力也许还不敢轻举妄动,可若是建康的局势稍有拖延,他们就很快会冲上来,趁你病要你命。    要知道,这里可是东晋末年,这里的人可没有什么所谓的规则意识,什么敌对方正在国丧期间,我们就收兵止戈,暂且停止战争,以表礼貌。    他们可一向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毕竟,老祖宗那个时候,还是有点讲究的,文人雅士扎堆,大家动不动就要高喊礼义廉耻的年代,他老司马家的人都那么不讲究。    现在,礼乐崩坏的年代可就别指望他们会有道义了。    能够营救王贞英的,现在就只有王谧了!    无奈,他个人来讲,实在是分身乏术,于是,这份重任,就只能交到何无忌的手中。    而何无忌本人,也是非常急迫的想要赶往建康。    他的亲亲舅父,可还困在那里呢!    就算是古代交通不便,京口到建康的距离也不过是一脚就可以跨过去,于是,何无忌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刘牢之已经被司马尚之兄弟劫持到了建康城。    对!    就是劫持!    那可是自己的亲舅舅,何无忌相信,以刘牢之的个性,他是绝对不会带着北府兄弟们跟着司马尚之冲锋陷阵的!    这根本就不可能!    注意,何无忌不是说刘牢之这个人品行如何高洁,如何忠于大晋朝廷,忠于王谧个人。    如果时机合适,他也是可以反叛的,毕竟,他在北府当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也并不愿意长久屈居人下。    脑门一拍,干出不理智的事,也是有可能的。    但,对象是司马家,就绝对不可能了!    要是今天号召刘牢之干大事的是谢玄,或许还有可能,但司马兄弟也是刘牢之看不上的人。    他们这些北府将领普遍都对司马家的这些人很有意见,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北府之中的很多将领,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心里早就把自己当成了独立于司马家的另一支势力。    谁是他们的主帅,他们就跟着谁干,刘牢之更是其中的典型。    司马家的人,他们的行事风格一向为刘牢之不齿,刘牢之虽也不见得有多么的伟光正,但总是还有点顾忌,有点讲究的。    才不会跟着司马家的人为伍。    不行!    舅父有难,做外甥的,怎么可以袖手旁观?    自然是直逼建康城,营救舅父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