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3章 北来降表,南来电报  (第2/2页)
往漠北的科尔沁部右翼中旗、右翼前旗。二则,可避免其南下犯我大明边境。”    朱媺娖没接蒋德璟的话,而是问:“札萨克图汗部怎么没动静,是因为距离太远吗?”    蒋德璟道:“应该是的。”    当下漠北蒙古主要有三大部,由西向东依次是:札萨克图汗部、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    漠北蒙古实力在漠西蒙古(瓦剌)与漠南蒙古之间。    说起来,漠南蒙古实力之所以排在最后,并非其体量不大、人口不多,而是因为部落太多,没能团结起来。    若其统一,实力反而要强过漠西与漠北。    虽然早在1636年(清崇德元年),漠南蒙古16部49个封建主归顺清国时,漠北蒙古便与漠西蒙古(瓦剌)便先后向清国遣使纳贡,又在1638年献表称臣。    可在另一方面,漠西、漠北于1640年弥消过去多年的恩怨,缔结了《蒙古——卫拉特法典》,结成重要同盟,以对抗清国、俄国。    在原本的历史上,1646年车臣汗还曾策动苏尼特部贵族反清,结果被多铎镇压。    此世,多铎在1645年便死于扬州之战,仿佛受到某种影响,车臣汗也没再策动苏尼特贵族反清。    后世历史上,多铎在镇压苏尼特部贵族叛乱的同时,还击败了车臣汗召集的漠北蒙古联军,借大胜之威使得清国对漠北的统治更进一步。    但清国真正统治漠北,却得等到康熙年间——那时葛尔丹建立了准格尔汗国,欲吞并漠北蒙古,逼得漠北蒙古要在投俄与投清之间选一个。    然后在黄教高僧的影响下,才选择彻底归顺清国。    康熙收服漠北蒙古后,趁机举行了多伦会盟,才有了后世清国地域广大的乌里雅苏台。    对这些后世历史,朱媺娖清楚得很,所以看到车臣汗与土谢图汗的称臣降表,她便知道是对方试探与缓兵之计。    不过,她目前也确实没有继续向北用兵的想法,至少几年内都没这方面打算。    因此听了蒋德璟的进言,她便点头道:“大鸿胪所言确有道理,朕会考虑的。”    虽然朱媺娖已经倾向于接受漠北蒙古的臣服,但她还是准备听听军机大臣的想法再做决定。    蒋德璟应了声“是”,就要告退,却见秘书刘淑英从后殿进来,向御桉这边递来电报,简明扼要地道:“陛下,南洋锦衣卫北镇抚司急报!”    朱媺娖不动声色地接过电报阅览。    随即柳眉微蹙,粉面上笼上了一层冷色,哼道:“西班牙···还真是愚蠢又可恨。”    下方,蒋德璟听得心中一动。    作为鸿庐寺卿,以及景教徒,他对南洋的事了解挺多的。听朱媺娖如此说,便不禁担忧:该不会时西班牙人又在吕宋搞大屠杀了吧?此辈竟不知审时度势?    “大鸿胪看看这封电报。”    这时朱媺娖说了句,刘珠便将电报拿来递给了蒋德璟。    迅速的浏览了电报上的简要内容,蒋德璟发现,事情虽然跟他想得并不完全一样,却也相差不大。灵灵吼的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