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论心黑,我不如你  (第1/2页)
    绍武新政,这是内阁六部对于皇帝一系列的政治措施进行的总结,他们作为执行者,参与者,必然是要喊出口号来凝聚人心的。    政治上,继续执行强干弱枝的政策。    如,合并拆分各省,以巡抚为一省之长,大范围征商税,商税司下放,削减杂税,税收分成,新设通判分割司法等。    军事上,废黜卫所,解放军户,地方上编练巡防营,整治边军。    而在宗室上,则大幅度降低俸禄,世袭序列,尽量的朝廷减轻压力。    这一系列的措施,相较于祖制,可谓是天翻地覆。    若非内阁还在,官制还在,皇帝还姓朱,他们恍若来到了新朝。    “编户齐民是一定是继续的。”    赵舒眉头一皱:“如今四川移河南,湖南移湖北,这两项迁徙还在继续,后续还有迁徙陕西、甘肃、绥远等省,尤其是辽东,至少要从山东迁徙百万人口。”    “若不能将他们户籍掌控,迁徙哪来这般方便?”    “那制定黄册之人?”张慎言问道。    “其必然要读书认字,不畏艰险,一省即需数万人……”    “沿用旧事即可。”赵舒淡定道。    阎崇信则笑着补充道:“昔日在湖广,幕府征集那些和尚道士们去往各府县。”    “而县衙则派人去各寺院道观附近调查,当时可谓是极为哄动,半年不到,湖北各府的户籍就一清二楚了。”    张慎言恍然,这才想起这是自己去幕府之前的事了。    “当年太祖用国子监读书人数万,遍及天下数载,才编撰了黄册,不仅有利于国家,还锻炼了人才。”    “正好咱们双管齐下,一举两得。”    张慎言建言道。    “不错,天下方外之人,岂止十万?我看百万也有可能。”    吕大器大喜,兴冲冲道:“如此一看,只须三五载,即可编户全国了。”    “虽说菩萨不谈钱,但和尚还是要的。”    阎崇信叹道:“还得以利导之,不然其不尽心。”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利?哪来的那么多利?”吕大器不喜道:“依我来看,多册封一些法师即可,惠而不费。”    而作为首辅,赵舒陷入了沉思。    没有利益,人家就不会尽心,驱使他们也就没了意义。    无论干什么,还得行压迫啊!    编户齐民,从来都是个大工程。    哪怕在后世,信息咨询极为发达,也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数百万人忙活大半年才能归拢清楚。    在如今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进行人口普查的,只有明初时期。明朝的“户帖”,被西方统计史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    由于这些年忙着打仗,编户齐民自然就落后了,也没有精力去做。    况且,此一时,彼一时。    建立绍武政权后,皇帝就直接废除了丁税,也就是人口税。    既然不需要收税,那对人口的统计也自然废驰,如果不是需要服徭役的话,地方官对于人口真没啥概念了。    丁税的废除,这直接解放了人口,大量隐蔽的山民们都络绎不绝地下山民成了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