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废博士,任民爵!  (第2/2页)
 “你说的没错。”    “博士学宫的设想的确失败了。”    “然博士之职已是朝廷能给士人的最大限度,大秦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名士,为了一些所谓的爱才之名,就给士人极大权势,这岂非是本末倒置,寒了天下万千秦吏之心?”    “你若是为博士、学士索要权利,那大可不必再言了。”    “朕不会准许!”    秦落衡面色肃然,拱手道:“陛下多虑了,臣此次非是为博士、学士索要权势,而是旨在革新士人的使用之法,博士学宫的设想已经失败,继续开着,只会浪费钱粮。”    “臣认为当取缔博士学宫!”    “于此同时。”    “臣认为当给拥戴大秦的士人,赐予一定的殊荣,如同当初赐予民爵一般,大秦的爵位除了军功爵,其实还有民爵。”    “民爵之特异,在于国家不承担俸禄,只彰其声誉荣耀与尊严,此举对天下士人同样受用。”    “天下熙攘皆为名利。”    “商贾爱才,士人则是贪名。”    “而今天下的士人大多是沽名钓誉之辈,并无太多真才实学,但鱼龙混杂之下,大才之人往往不得志伸,朝廷短时是无法将有才之人择选出来。”    “也无须择选。”    “博士制度废除之后,天下士人想仕秦,只能走入仕一条路,若是他们真有才有能,自能够从万千秦吏中脱颖而出,臣此次上疏,非是为这些士人张目。”    嬴政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秦落衡继续道:    “臣此行是为不愿‘仕秦’的人。”    “此不愿‘仕秦’,非是字面意义上的不‘仕秦’,而是那些不适合官场,但有真才实学,同时也想施展抱负的士人。”    “这些人若是入仕,却是大材小用了。”    “但放在其他方面,却是能够大放异彩,臣此行是为这些人,诚然,天下有才之人不乏李冰、郑国这般大才之人,他们能尽施其才的同时,也能在朝中如鱼得水,但这般人才终究是少数。”    “大多谙于实事之人,其实都不善言辞,也不善为官,强行让他们为官,实是大材小用,但这些人却是须得为秦所用,大秦也需要这些人才,因而臣认为当重视这些人才。”    嬴政双目微阖。    开口道:“你想如赏赐民爵一般,赏赐这些士人高爵。”    秦落衡点了点头。    认真道:    “臣却有此意。”    “臣私下问询过郭狱正佐民爵之事。”    “在大秦,民爵无论大小,皆以王命特书正式拜之,其声势礼仪往往比官员晋爵来得隆重,而这岂非正合士人逐名之意?或许有些士人并不喜声张,但此举已足以彰显朝廷的大气和重视。”    “大秦对士人当有两种任选标准。”    “一种是严格按照为吏之道进行提拔任用,另一种则是只彰其声誉荣耀与尊严,给与一定的俸禄,但并不授予实际官职,让他们能够没有负担的施展其能,这主要用于农家、秦墨等学派。”    “这就是臣的全部想法。”    “请陛下明鉴。”    嬴政神色微动,问道:“博士官职,实则也是虚封,你提出的建议与博士官职又有何不同?”    秦落衡道:    “回陛下。”    “博士乃朝廷官职,虽没有实权,但的确是朝廷官员,而臣提出的建议,并不会授予他们正式的官职,或许在朝廷指派时,会授予暂时的官职,但都不会长久。”    “大秦官吏是要恪守为吏之道的。”    “大秦律法对官吏的要求比民众更为严厉,这其实并无问题,但对一些无心仕途的人而言,其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发挥,而今臣是想为其打破束缚,让他们能尽施其能。”    “人各有志。”    “每个人的所求都不同。”    “有的人本就不志在为官,但大秦又不愿荒废其才,自然要找到另外的方式,对他们加以利用,这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尝试。”    “不过,此做法一经推出,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引得天下士人叱骂,但大秦若是仅因为一次尝试的失败,便直接终止其他尝试,岂非是因噎废食?”.    “臣斗胆向陛下力荐此举。”    说完。    秦落衡再次呈上一份奏疏。    一旁宦官见状,也是连忙踱步取过,放到了嬴政案上。    嬴政目光在秦落衡身上来回扫过,最终选择翻开了这份奏疏,只是在翻看时,脸上却是陡然浮现一抹潮红。    但很快就消散了。    观毕。    嬴政眼中闪过一抹欣慰,点头道:“这次的建议不错,朕准了,不过这些士人的筛选须经由丞相府核实,而且这些士人的所作所为,每年必须进行详加辑录,务必要详实准确。”    闻言。    秦落衡面上一喜。    连忙道:    “多谢陛下恩准。”    “臣感恩。”冥狄z的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