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1章 乡愁  (第2/2页)
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六十载后,家乡恐已不识我,这霜发的老年人了,正如我,在得知可以通信后,心中的那份近乡情怯。    ……    机翼斜斜,海关扰扰,眺望这湾海峡,迎面是那熟悉而陌生的家乡,和母亲的身影。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爹娘;爹娘不可见兮,惟有断肠。    ……    厚厚的一沓信纸,寥寥的字数,却承载了二爷爷太多太多的情感。有对父母的爱恋,有对兄弟的思念,还有对刚过门就守活寡的妻子的愧疚,不一而足。    信,总有读完的时候。    当唐伟东把信读完,屋里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一时间,针落可闻。有人想说话,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惟有一声深深的叹息。二爷爷的这份情感,他们都能体会的出来!    唐伟东悄悄的退下,走到了窗边,抬头远望,仿佛能看到村子中间,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中间已经烂透了,却依然顽强茂盛的老槐树。    老槐树底下的那块青石板依然在,它不仅是爷爷们小时候玩过的滑梯,也是唐伟东他们玩过的滑梯,或许,这就是传承吧。估计二爷爷,偶尔也会为他的子女孙子,没有机会在这块石板上玩耍过,而感到遗憾吧。    目光继续延伸,越过山丘平原,跨过深海大洋,唐伟东仿佛看到一位孤独老人的身影,站在岸边,向着老家的方向凝望。    余光中先生的那首诗,忽然在唐伟东耳边响起: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或许是心有所感,目光所及之处,老人看着唐伟东所在的方向,笑了。    两辈人,以血缘为纽带,跨越时间和空间,在这一刻相遇了。    唐伟东知道这一切都是臆想,但又总感觉是那么的真实。    从信中可以看的出来,到了弯弯后,二爷爷是怕给自己家里招灾惹祸,才不敢联系家里。    也幸亏他没联系家里,加上当年有人捎信来说他死了,这才没有人把他往对面联系。正因如此,老唐家才安然无恙,没有受到任何的特殊对待,否则,结果还指不定怎样呢。    开放探亲之后,有些早就急不可耐的人,第一时间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唐继良却因为身体的原因,遗憾的暂时无法成行。    这封信,就是他请老家是牡丹市的老兄弟,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然后寄过来的,所以寄信的地址,才显示的是牡丹市。同时,他又担心父母不在了,收信人才写的是弟弟唐继谦的名字。    信中唐继良也说了,无论如何他也要回家一趟,哪怕爬,他也要爬回来,要不然,他死不瞑目。头铁老汉的重生于80年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