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405节  (第2/2页)
不及你的好!”    许芷倩轻轻拍了下他,嗔怒道:“瞎说。”    张斐道:“我是认真的,我本意就是让你来写,可偏偏王大学士让我登他的文章。”    许芷倩兀自不明所以,“我可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    “我……算了,现在我说什么你们都不信,到时我会证明你的文章是要胜于王学士的。”张斐摆摆手道。    忽听外面有人道:“吕校勘,你是忘了东西吗?”    又听吕惠卿道:“我有点事忘记跟张三谈了。”    许芷倩非常识趣地离开了,但眼中却满是困惑。    她刚出去,吕惠卿就进来了。    张斐心知他为何折返回来,但还是起身故作疑惑道:“吕校勘是忘了东西么?”    “并不是。”    吕惠卿摇摇头,又正色道:“张三,你方才所言,我也觉得颇有道理,但是你也要明白一点,由恩师来写这篇文章,同样也是意义重大。”    他所说的意义重大,指得就是政治意义,就目前来说,王安石就是新法的化身,革新派都是望着他的,必须得由他来开始。    如此才能够鼓舞士气。    张斐点点头道:“我知道,故此我也没有去争取。”    吕惠卿又略显担忧道:“但是这么做真的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吗?”    张斐叹了口气:“不瞒吕校勘,其实就宣传来说,直接发表这篇文章,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损失倒也谈不上,但是为什么你们要找我来做这宣传,无非是想做得更好。不过,我会想办法去弥补这一切的。”    弥补?    吕惠卿是越听越慌,就差这么多吗?但是他始终不太理解,这究竟会差在哪里,于是又道:“如果影响甚大的话,我们再去找恩师谈谈。”    张斐笑道:“以王大学士的性格,我觉得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若没有结果,即便我们成功了,王大学士还是会有些不爽的。”    …,    没用过,又怎么会知道了。    “那会不会影响……”    “这我会全力以赴,务求成功。”说着,张斐突然想起什么似得,“但是有些事,我需要吕校勘的帮助。”    吕惠卿道:“你尽管说。”    “吕校勘请坐。”    说着,张斐又将门给关上,坐回到椅子上面,“国库里面应该存有一些腐烂的贡品吧。”    吕惠卿点点头。    张斐道:“我需要吕校勘帮我准备一些。”    听到这里,吕惠卿突然意识到,张斐的宣传,绝非一篇文章那么简单。    二人在包间里面聊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吕惠卿才离开,但脸上的神色显然要轻松许多。    张斐拿着手中文章又看了看,“虽然在宣传上面,会起到反效果,但是对我的慈善机构,说不定有极大的帮助。”    说到这里,他呵呵一笑:“从这一点来看,应该是王大学士旺我,而不是我旺他。”    当天,他就将这篇文章送去正版书铺,以名士报的名义来发,毕竟朝廷还未颁布,放在新闻报上面,就有些太正经了。    经过一日半的努力,这一期名士报的第一批出现在各大酒楼。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意料中的“惊喜”。    其实在此之前,还是有不少人报以期待,盼着新法夭折,可惜没有如他们所愿。    终于还是来了!    均输法闪亮登场,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其实这条新法,主要涉及到京城供应问题的。    都说这北宋是一国养一城,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庞大的官僚团队和数十万的禁军,确实需要极大的补给。    每年各地都得运输很多物资来京城。    但这些物资可不是什么工业品,多半是种植物,是受天气影响的,但是每个地方每年运输到京城的物资数量和种类是恒定不变的。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江南某个县,每年要送一千斤荔枝到京城,但天公不作美,荔枝欠收,百姓手中没有荔枝,可是官府就只收荔枝,没得条件讲。    逼得百姓只能高价去买荔枝,然后上贡官府。    可想而知,商人就可以从中赚取大量的财富。    另外,这种恒定的供应,往往是匹配不上京城需求,多了就直接腐烂,少了朝廷就得高价去市场买。    这里面的损耗可也是惊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