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废后阿宝 第52节  (第2/2页)
   觉明的师父是大辽上京临潢府奉国寺的守真大师,道法高深,听说已有百岁之龄,也有说二百岁的,具体年岁几何无人说得清楚,因辽国萧太后崇尚佛法,他也广受契丹贵族尊重,被引为座上宾,辽人称他为“活佛”,可谓是大辽国宝。    觉明昔年削发为僧,便是于这位高僧手下摩顶受戒,佛法上也多得他老人家指点。    此次北行,他便专程上奉国寺拜访守真大师,向大师陈说了阿宝的事,并请教化解之法。    不料守真大师听了,却是提出要随他一同南下,到东京来亲自面见梁元敬。    觉明听了,险些给他跪下。    一来他年事已高,二来他是大辽国宝,这要是路上出了什么三长两短,想必萧太后不会放过自己。    觉明苦苦相劝,守真大师却心意已决,未曾知会奉国寺众僧,便轻车简从地与他一路南来。    觉明“拐”跑了人家大辽国宝,路上提心吊胆,唯恐出什么意外,好在途中有惊无险,顺顺利利地进了东京城。    守真不愿公布身份,便以一过路行脚僧的名义投了相国寺,如今也在后院一僧舍住着,就连相国寺住持也不知他便是北方鼎鼎大名的“活佛”。    梁元敬能下床后,觉明便扶了他登门去拜见自己师父。    守真正于房中闭眼坐禅,他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眉慈目善,望之可亲。    然而阿宝在进入房舍见到他的第一眼,竟莫名感觉到一片虹光袭来,如织成一张巨网当头压下,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惧意,逼得她不敢入门去,只在门口徘徊不前。    “怎么了?”梁元敬停下来问。    “亡魂畏惧五色佛光,是以不敢上前,不必过多忧心。”    守真于蒲团上缓缓睁眼,他目生白翳,竟是个天生的瞎子,目光却准确地锁定梁元敬所在的方向,双掌合十,微微笑道:“孩子,上前来。”    梁元敬上前跪拜。    守真将右手置于他的头顶,口中低声诵念佛经,一面褪下手腕一串七宝佛珠给他。    觉明从旁解释,这串佛珠跟随守真多年,其中一粒佛珠是两百年前某位得道高僧的舍利子所化,又在佛祖座前开过光,珍贵异常。    梁元敬不敢要,守真却道:“戴上,可保你平安。”    他只得领受了,道过谢后,问守真道:“大师能否看见在下娘子?”    守真微笑:“我虽目盲,不能视,却能感觉到。”    梁元敬担心地望向门口不敢进来的阿宝,忽转过头来,眼角泛红,跪在蒲团上对守真叩了个头。    “大师,在下娘子虽为亡魂,却从未行过伤天害理之事。请……请大师指点解脱之法,好教我娘子能转生投胎,再世为人。”    阿宝闻言,心中那颗巨石终于落下,知道这人最终是想通了,不由得欣慰又难过。    欣慰是她终于能够离开,不再伤害他的性命。    而难过,也正是因为她将要离开,与梁元敬生死两隔了。    没办法,这可能就是他们的宿命。    阿宝抱膝坐在门槛上,抬首望向夜空,今夜繁星璀璨,竟是个难得的好天。    禅室内,觉明皱眉道:“弟子先前以为,阿宝小娘子不入六道轮回,是因为生前有夙愿未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个缘故。师父,弟子百思也不得其解,还请师父解惑,究竟是何缘由?”    毕竟只有找准症状,才可对症下药。    守真沉吟片刻,问道:“可知尸骨葬于何处?”    觉明一愣,一旁的梁元敬亦震惊地抬起头。    守真闭眼道:“先找到尸身,才可知晓前因后果,去罢。”    一语毕,竟是径自入定了。    觉明扶着梁元敬安静地退出了禅室,二人在中庭内漫步行走,阿宝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    庭院中月色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觉明左右四顾,问:“阿宝小娘子在吗?”    梁元敬回首望向身后默默跟着的人,道:“在。”    觉明:“那阿宝小娘子,可知自己埋于何处?”    阿宝:“……”    大抵也知道自己是问了个蠢问题,觉明和尚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颊上酒窝若隐若现。    梁元敬看向觉明:“可以让我们单独待一会儿么?”    “你们?”    觉明反应过来:“是指你和阿宝小娘子罢。好的,你自己一人可以回去么?”    梁元敬点头。    觉明道:“为了你的身体着想,这些时日你须得住在寺内,你手臂上的伤……师父和我也会想办法的。”    “知道了,多谢。”梁元敬说。    觉明离开了,阿宝立在一丛凤尾竹旁,袖手漠然道:“你不该赶走和尚,等会儿晕倒了可没人扶你。”    “还不至于这么虚弱。”    梁元敬温和一笑,便欲举步朝她走来。    阿宝忙喊:“停——你就站在那里,不要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