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真是佞臣啊 第628节  (第2/2页)
    接着宁辰就从循名而责实讲到好利恶害,再讲到了治道不法古,再讲到了势术法的结合。    一番请教下来,定国侯从自己的角度,给宁辰解释了一些问题。    当然主要还是定国侯自己的收获颇大。    “你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你所写的东西很驳杂。    虽然单拿出来任何一个,都可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但是组合起来,却会给人一种割裂的感觉。    如果不是这世间,真的没有你所说的这些理论。    我真的要以为,这些是你抄了很多人的东西。”    被定国侯说完之后,宁辰也有点心虚。    因为定国侯说得不错。    这些东西,的确是宁辰抄了很多人的东西。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会给宁辰的修为造成任何的困扰。    宁辰要走的并不是一家而是百家。    所以宁辰不需要专精,只需要保持广博就好了。    “侯爷说的极是,我很多想法,的确都是偶然一下子冒出来的。所以都很凌乱,这个可能跟我走百家道有关系。”    定国侯点头:“或许这就是你能走出百家知道的原因。”    定国侯话音刚落,靖王就在一旁询问道:“你觉得当日,进入封印之人可能是谁?”    宁辰听了靖王的问题,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不过旋即宁辰就明白靖王的意思了。    靖王并不是希望宁辰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名字。    毕竟是八千年前的事情了,以宁辰的阅历和见识,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个名字的。    所以靖王需要的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找到这个人的方向。    宁辰沉吟了一会,道:“王爷,说实话我对这个事情,也丝毫没有头绪。    但是我觉得这种事情本着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去找人,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靖王不由问道:“什么原则。”    宁辰道:“谁获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靖王本来就是随口一问,但是宁辰给出的答案,却是让靖王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个道理虽然直扑,但是却是真理。    冒这样大的风险,做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没有目的的。    既然有目的,那必然是要获益。    那在这件事情上,谁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呢。    循着宁辰这个思路,靖王脑海当中快速地分析。    定国侯同样在脑海中,将当年的情况,快速的过了一遍。    宁辰就没有过了,主要是宁辰脑海当中并没有八千年前的资料库。    所以宁辰没办法过。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靖王和定国侯同时开口说出了同一个名字:“佛陀!”    宁辰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由得一愣。    佛陀?    八千年前的那个人是佛陀。    定国侯耐心地给宁辰解释道:“佛道的出现,是比道门、儒家和武道都晚的,这一点你应该清楚吧?”    宁辰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    自己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而已。    虽然说现在实力已经比肩三品,足以跟定国侯和靖王这样的大佬坐而论道了。    但是自己终归就是一个少年,没活那么大岁数,更没看过那么多的资料。    所以定国侯说的这些,大佬们该知道的尝试,宁辰是真的不清楚。    定国侯看着宁辰刚要张开的嘴,直接道:“你之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吧。”    宁辰点点头:“知道了,佛道创立的时间最晚。”    定国侯继续往下说道:“佛道因为创立的晚,再加上当时儒道风头正劲。    儒家更是百花齐放,一品的亚圣,从来没有断档过。    故而当时虽然佛道创立,也开创了圣道,同时佛陀也达成了一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