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_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安城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安城破 (第2/2页)

门城头上,千余名侍卫簇拥着大唐皇帝李渊,李渊被几名宦官搀扶着,脸色惨白,长安城被杨元庆攻破,使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在他身后,站着一百余名重臣,他们从中午起便躲进了皇城。

    李渊甚至还想逃离长安,可是他又害怕被隋军追上,他颤抖着声音问旁边的侍卫,给太子和秦王的加急求救信发出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发出去了,按照陛下的旨意,一连发出十二道加急圣旨,最迟后天,太子就会赶回京城。

    李渊叹了口气,朕能不能熬过今晚都还是问题。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激烈的马蹄声。仿佛千军万马向朱雀大门奔至,惊得城头上所有士兵的心脏都要停止跳动,李渊心中更是惊恐万分,后退一步,几乎摔倒在地,几名宦官急忙扶住他,陛下当心

    这时。马蹄声忽然消失了,但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远方约一里外。一百五十步宽的朱雀大街上,密集地站满了隋军士兵,他们手执火把。将朱雀大街照如白昼。

    一名军官骑马疾奔疾奔而至,奔至朱雀大门前仰头大喊:大唐皇帝可在

    李渊没有吭声,给裴寂使了一个眼色,裴寂会意,上前探身到城垛外高声问:你们有什么事

    我奉楚王殿下之命送一封信

    说完,他张弓搭箭,将一支插着信的无头箭射向城头,裴寂吓得一低头,箭从他头顶掠过,正好落在李渊的脚下。李渊怔怔地望着信,就仿佛这是一把要他命的刀。

    一名宦官拾起信,双手呈给了李渊,李渊接过信,灯笼的柔和光线照亮了信皮。是杨元庆的亲笔手书,李渊认识。

    大隋尚书令楚王杨元庆致西唐国皇帝陛下。

    李渊心中暗暗恼怒,杨元庆竟然把唐王朝称为西唐国,要是往常,他会将把这封信撕得粉碎,但此时他没有这个底气。毕竟隋军严重威胁着他的性命。

    他只得叹口气,无奈地打开信,信中杨元庆给他提了三个退兵条件,第一是唐军撤出灵武郡,第二是唐军立刻从洛阳撤军回关中,第三个条件却让李渊愣了一下,杨元庆竟然要求唐廷将咸阳令韦义节官复原职。

    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成为成为隋军退兵的条件,难道是李渊忽然想起隋军多出来的攻城梯。

    但此时李渊无暇细想,他又继续向下面看,下面便是威胁,倘若西唐国不答应他的条件,今晚他将火烧长安城,将长安皇城和宫城夷为平地。

    李渊长长叹了口气,将信递给萧瑀,你们五相国看一看吧

    萧瑀接过信,匆匆看了一遍,又递给裴寂,其他几人都围了上来。

    萧爱卿,你以为呢李渊疲惫地问道。

    萧瑀沉思一下道:臣以为,既然是杨元庆主动提出撤军条件,而且条件也不算苛刻,那么应该是他也没有把握能攻下皇城,毕竟他的兵力不足,至于火烧长安,臣以为他只是一种威胁,他还真不敢这么做。

    朕是问你要不要答应他的条件李渊有些恼火地问道。

    这个臣不敢回答。萧瑀低下了头,这个时候他不敢表态,他实在担不起这个责任。

    那裴爱卿,你说呢李渊瞪了一眼萧瑀,目光又转向了裴寂。

    裴寂眼珠一转道:微臣的想法和萧相国一样,我也认为是杨元庆没有把握攻下皇城,他想体面地离开长安。

    裴寂也很圆滑,也不肯具体表态,李渊心中一阵失望,关键时刻,居然一个个都不肯替自己分忧,这是,一直沉默地独孤震沉声道:陛下,臣认为可以接受杨元庆的条件。

    李渊精神一振,独孤震是关陇贵族的代表,他表示接受条件,那就意味着关陇贵族支持从洛阳撤军,李渊的目光又向窦轨望去,窦轨也缓缓点头,他和独孤震一样,首先要保住关陇贵族的利益,杨元庆若在关中大开杀戒,关陇贵族首当其冲。

    有两个关陇贵族头面人物的支持,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便走上城头,对报信军官高声道:朕就是大唐皇帝,请转告楚王殿下,朕接受他的条件

    我家殿下希望陛下以书面方式回应

    李渊无奈,只得接过笔在杨元庆的信草草写下接受二字,又签上自己的名字。

    随即把信交给侍卫,侍卫用箭将信射了下来,军官拾起信,奔回了隋军队伍,将信呈给杨元庆,殿下,大唐皇帝说接受殿下的条件

    杨元庆接过信看了看,微微一笑,立刻回头令道:传令撤军zWWx.org

    隋军骑兵迅速撤出了长安城,风驰电掣般向东方疾驶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一个时辰后,李建成手下大将段德操率领两万唐军疾速赶到了长安城。高月的天下枭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