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1章 但凡是当年对李东一家好点  (第1/3页)
    在韩秋里他们一家看来,他们跟李东一家,那可是实打实的亲戚啊。    姑舅亲。    付娜娜一家算什么?    李东三姨夫的姐姐家。    这都拐了几道弯了。    可是呢,李东直接送给付娜娜一套几百万的大别墅,却连几万块钱都不肯借给他们。    这还算什么亲戚。    如果李东也能送他们一套大别墅,不,不用大别墅,哪怕是一套普通的楼房,就他们现在买的这一套。    那他们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了。    郭伟卖个保险,韩秋里现在在超市里干个收银员,能挣几个钱?    韩秋里自己就那两三千块钱的固定工资,郭伟主要是看业绩,业绩好的时候,的确是能有个两三万的收入,而业绩不好的时候,拿的还不如韩秋里多。    关键是,郭伟有时候迫于业绩压力,得自己掏钱买保险。    一买就得好几万块钱的。    基本上郭伟挣的钱,有一半最后都得还给公司。    全买保险了。    韩秋里也不止一次的为这事跟郭伟吵架。    说郭伟傻,干嘛拿自己的钱去买保险。    郭伟则理直气壮的说,只要他业绩完成的好,那他就能提升职级,职级越高,挣得越多。    所以现在花这些钱,都是为以后投资的。    等以后他郭伟当上团队经理,乃至区域经理,那一个月轻轻松松十来万。    听的韩秋里是半信半疑。    心里也在期盼着郭伟能一个月挣个十来万。    不用十来万,五六万就行。    那样她也不用去上班了,也在家里做个全职主妇。    可是呢,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没等到郭伟当上经理,反而是为了买房子,背了一身的债。    每个月房贷、房租、生活费,还有儿子上辅导班的学费,反正一个月加起来,一万块钱都不够。    她自己的那点工资,基本上一到手,立马就出去了。    郭伟那边更惨,全靠拆东墙补西墙。    信用卡都快刷爆了。    韩秋里现在真的是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如果李东能送她一套房子,她每个月就可以省下六七千块钱的房贷加房租。    也不用欠那么多的债了。    那压力可就小太多了。    可是,李东这个家伙,宁肯送给外人一套大别墅,都不肯帮她这个表姑一把啊。    太气人了。    韩秋里每次想起来,就气的想哭。    她真的很想去当面问问李东,还有没有良心了。    只是,她连见李东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同在云城,她也早打听过李东的公司和住处在哪儿。    可是,住处就不用说了,公司那边,每次她或是郭伟过去,说是要找李东,工作人员直接告诉她李东不在。    任凭她怎么解释,自己是李东的姑姑,工作人员就是不放她进去。    她也给李东老爸打过电话,想让李东老爸在中间说一说。    李东老爸倒是挺客气的,每次就说,他给李东打个电话问问。    然后每次又回复她,李东不在云城,等李东回来,让李东去找她。    然后,她至今也没等到李东来找她。    她真的很想跟李东一家翻脸,不认这个亲戚了,以后各过各的,再不来往。    可她又没那个骨气。    李东一家,权势太大了。    老家那边,又是地产公司,又是养殖场,又是采摘场,又是草编工艺厂,好几个大公司、大厂子。    毫不夸张的说,在老家那十里八乡中,至少得有一多半的人,都靠着李东一家吃饭。    普通村民,就在那些厂子里干活,一个月五六千块钱,挣的都赶上城里人多了。    有点能力的,或是在厂子里混个小领导当当,一个月万八千块钱。    或是给厂子里供货、拉货、跑运输,等等的,一个月三五万块钱。    能力再大些的,像当地的那些老板们,都挤破了头想从盛海手里接点单子。    什么钢材厂、水泥厂、木材厂、石材厂、砂石厂、五金配件厂,等等的这些,随便从盛海接两笔单子,一年就百八十万啊。    说李东一家养活了小半个海州,真的不夸张。    当地镇上的领导,县里的领导,都三天两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