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6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第2/3页)
子。    下来之后,许勐看了眼周围的村民,就问了句:“牛晓丽是住在这家吗?”    几个村民下意识的点点头,说道:“你是说晓丽吗?她家就是这里,你找她什么事啊?”    许勐笑笑说:“没事,来看看。”    说着,许勐上前敲了敲门。    旁边一妇女主动上前来,说了句:“敲什么门啊,你们城里人就是规矩多,直接进去行了。”    说着,就推开了门,自己先进去了,又回头跟许勐说了句:“进来吧,她家里人应该在家。”    然后,又冲着里面喊了一声:“二嫂子在家吗?”    屋里传出一句:“在呢,进来吧。”    那妇女便献殷勤似的领着许勐进了院子。    后边一群村民,浩浩荡荡的也跟进来了。    许勐进院之后,四下打量了一眼。    院子挺宽敞的,比他老家那边的农村院子,还要大一些。    可能是因为这里地广人稀的原因。    牛本壮家的那个院子,也挺大的。    牛晓丽家,看起来不是很富裕。    当然,这里的村民家,大部分都不是很富裕。    院子里都没有全打水泥地,只是打了一条通道,其他地方,都是些泥地。    院子里还散养了几只鸡,悠闲地熘达着,地上随处可见它们熘达的痕迹:鸡屎。    院子的另一边,是一个木头搭成的棚子,里面堆放了很多柴草、杂物。    墙角那边还种着一棵枣树。    而正屋则是一共五间。    一看就有年头了。    门窗都有些破旧。    整个房子,要比许勐家以前那个老房子,还要破旧些。    可见这一家人的条件,比许勐家以前还要差些。    这倒也正常。    西陇这边的经济水平,本来就跟海东没法比。    这时,一中年妇女从屋里出来了。    大概是出来迎候刚刚喊话的那妇女。    只是一出来,看到这么多人,就愣住了。    许勐打量了这妇女一眼。    大棉袄大棉裤,跟这边大部分的村民打扮都差不多。    不过棉袄棉裤看着要比李凤之前穿的新一些。    勉强符合这个年代。    那妇女看面相有点憨厚,不像有些村民,脸上就带着一股世俗的精明。    就像头前领路的那个一样。    头前领路的那个妇女,这时就主动给许勐介绍道:“她就是牛晓丽的妈妈,你就喊她……二婶吧。”    不等许勐打招呼,那妇女又对牛晓丽妈妈说道:“他们是李凤的……弟弟是吧?来找你们家晓丽的,对了,你们找晓丽有什么事吗?晓丽这孩子啊,可是我们这十里八村有名的才女啊,每回考试都是第一名,将来是要考京城大学的,哎呀你说二嫂子和二哥这命真好,竟然生了个这么好的女儿,比俺家那个可强多了……”    眼看着这妇女唠叨起来没完,许勐便开口打断,直接跟牛晓丽她妈说道:“二婶您好,我是李凤的弟弟,我叫许勐,今天来呢,是想当面感谢一下晓丽的,要不是晓丽,我可能也找不到我二姐。”    换源app】    牛晓丽妈妈还有些发愣:“啊?那个……什么,先进屋吧,先进屋。”    说着,就做了一个让的手势。    领路那妇女,在听到许勐说要当面感谢牛晓丽时,愣了下。    眼珠子下意识的就扫向后边许强手里拎着的那个箱子。    但是一闪即逝,脸上再次堆满笑容,对许勐说道:“走走,咱进去说去。”    许勐也没理会她,径直进了屋。    屋里有些暗。    还有些阴冷。    这跟许勐老家那边不太一样。    老家那边,冬天屋里都会生个火炉子的,整个屋子里都暖暖和和的。    也不知道是牛晓丽家生不起火炉子,还是他们这边就是习惯不生火炉子。    许勐又打量了一下屋里。    进门这间是正屋。    一共是两间屋子,算是兼具了客厅与厨房的功能吧。    旁边是一个灶台,灶台后边的墙壁,烟熏火燎的一层油污。    灶台旁边放着一个大水缸,水缸上面的盖板,也充当菜板用。    水缸旁边是屋门,通往西间的,屋门挂着帘子,看不到里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