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走马换将  (第2/3页)
众人看出他想找旧帐,好死不死的马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声指责与辽人的契约,这不是把刀把子送到了官家手里吗?    保不住马兴,但是去河北路的,一定要是个有能耐的,章廓那是绝对不行。    脑子里闪电般地旋转着,夏诫将所有有资格或者提拔一下便有资格出任河北路安抚使的家伙都过了一遍。    不知为何,他突然想到了萧诚。    “陛下,河北重地,抚臣万万轻忽不得,臣,推荐原夔州路转运使李防接任河北路安抚使!”夏诫拱手道。    “李防已经七十了,已经归家养老了!”崔昂反对:“如此年纪,安能担负河北重任?”    “人虽老,但尚能日食肉三斤饭一斗!”夏诫大声道。    “臣附议李防!”陈规跨前一步,大声道:“如果官家怕他年纪老,臣愿去河北路,由那李防来任这枢密之职,至于那章子敦,臣觉得还是让他在家含怡弄孙便好。”    “胡闹!”赵琐一拍桌子,道:“枢密之职,是你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的吗?”    “臣知罪!”陈规躬身衣罪。    都堂之首,枢密老大,两人在没有任何商量的情况之下达成了协议,殿内其他侍制以上高官也纷纷出列,一时之间,倒有三分之二强的人站了出来支持李防。    当下廷议便决定由李防接任马兴出任河北路安抚使。    朝会刚散,传旨的官员,便飞马出了汴梁,一去李防的老家江陵,一去河北大名府马兴所在之处。    从夔州路转运使上退了下来,回到老家待了两年多的李防,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过了七十岁之后,他居然又时来运转,再上一级,成了河北路安抚使了。    河北路安抚使这个职位,那至少也是正二品才有资格出任的。    对于仕途,李防其实是没有再抱任何希望的。    原因自不必赘言,出了萧诚这么一个家伙在黔州搞东搞西,最后搞出一个贵州路形同藩镇割据,你李防是他的顶头上司,是怎么约束管理他的?    没把你一撸到底,已经是圣恩浩荡了。    所以回了老实的李防,心里头其实平和得紧,每日读读书,养养花,闲来教教孙儿辈读书写字,倒也悠然自得。    或者正是他这种放松的心态,他原本有些羸弱的身子,竟然是一天好过一天,眼见着的便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起来了。    马兴并没有回大名府。    他仍然呆在霸州城中。    虽然来自京城的消息,比皇帝的使节要快上了不少,已经先行找到了他并通报了他已经下台的消息。    坐在四面透风的城门楼子里,马兴正在认真地读着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    的确很远。    比汴梁要远得太多。    这封信是从贵州路首府贵阳寄来的。    落款人是萧诚。    很显然,这封信是萧诚在得知朝廷与辽人签署了盟约之后便写了派人送过来的。    “云儿,萧诚在信中说,当心辽人使诈,明着是要与大宋结盟攻打西北,实际之上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实际上他们的目标是咱们大宋,是河北路,你怎么看?”扬了扬手中的信件,马兴问道。    马云没好气地瞥了一眼父亲。    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幕僚、官员,都劝马兴不要失心疯般地上那道折子,他偏要上,结果如何呢?    好好地一个安抚使,二品大员,瞬间便给扒得一干二净。    一般来说,像马兴这个级别的官员,又没有犯什么大错,你真要撤,也要找个合理的借口,然后给点安慰性的勋爵之类的奖励。    如此一来,大家都有面子。    像这样将马兴从头到尾撸个干净还没有任何其它说法的搞法,摆明了就是一种羞辱,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官家的愤怒。    马兴倒了台,马云自然也要跟着回家。    一个权倾河北的管勾机宜文字,顷刻之间便失去了一切,他能开心吗?    “萧崇文这是扯淡呢!”马云没好气地道:“大宋,大辽,当世两个巨无霸要联手去对付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