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826 章 盛唐风华(78)二更  (第2/4页)
    正乱糟糟的,圣人宣大臣了。刘仁轨、李敬玄、薛元超、裴炎、高智周、狄仁杰、张柬之,都在圣人所宣的名单里。    几人见到圣人吓了一跳,圣人一夜之间,两鬓全白,苍老了何止是十岁。    此时宣召大臣,所谓何来呀?因为册立了英王为太子的事?    这个事:一则,事太仓促;一则,未曾跟大臣商议,但在太子暴毙的前提下,占着立嫡立长的规矩,礼法上是合理的。三则,只有天后的印章,无天子印章,岂不蹊跷。    可这样的事,又怎么去问呢?    就听圣人道,“朕深觉身体欠佳……而今,太子新立,手忙脚乱难决国事。天后也逐渐有了年岁,身子不如早几年了。有良臣辅佐太子,朕原该放心,可……”说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一声叹息里,几位大臣都懂了。    之前英王被吓坏的那一次,大家心里有数,诋毁太子,谋夺储位的必是英王。此人的人品堪忧,性格又怯懦,不是个有主意的人。他若是为储君,天后便可一人揽权!这不是圣人希望看到的!可臣子对天后,身份上天然就不占优势呀!    说到底,圣人想的是相互掣肘!    就听圣人又说,“幸而,国有帝姬,赐号镇国。这些年,她看重民生,育种重农有实绩。为大唐戍边杀敌,能守疆,能安民。能力出众,偏品行端方,从无悖逆之行,不容不法之事!镇国其号,该名副其实!朕有天子剑,昨夜欲赠她,她辞而不受,跪而痛哭问朕,这剑给她,她能去斩谁?”    几位大臣隐晦的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这位公主当真是聪明绝顶,极其有决断之人。    赐而不受,避不受权,远离是非,实乃难得。    可圣人而今是无可靠之人能用呀!这人得能辖制皇后,能找的人也只能是皇后了。    果然,圣人叫人捧出了天子剑:“诸公替朕去传旨吧!这剑只能交给镇国!”    懂了!圣人的意思是:要么,叫公主去掣肘皇后;要么,皇后拿你们开刀。    是叫公主为难呢?还是你们为难?你们选!    当然了,你们可以顺从皇后,只要你们认为顺从无所谓,那就只管顺从好了。    刘仁轨率先跪下,“臣接旨。”    “臣等接旨。”    于是,林雨桐补眠,正睡着呢,被叫起来了,说宫里来人宣旨来了。    四爷翻身,说秋实,“请林长史安排诸位相公去正堂。”    是!    林雨桐睁着眼睛看着帐子,“这是非要叫我接不可了。”    四爷就笑,就是知道非你不行,才不叫你当时就接的。现在也一样,接是要接的,不用迫不及待!抻着些,缓着些,为难着些,不是他们十一分的请你,这个天子剑都别接。    明白!    起身了,净面素颜,一身孝服,就这么去了。    太子新丧,他为君,这是该的。    四爷没跟着去,他得叫人听着长安城里的动静,这事非桐桐自己面对不行!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得叫人知道,桐桐是个不受人干扰之人。    一进去,彼此道一声节哀,而后分宾主坐下。    林雨桐看了那天子剑一眼,而后摇摇头,“诸位相公,这剑我不能接呀!我虽为帝姬,但有些事能管,有些事不能管。若是朝廷需要征战,需要戍边,我义不容辞。这不仅是我身为公主的责任,也是身为英国公宗妇的职责。有战,必去,便是马革裹尸,不敢犹豫;非战,必回,放马南山,不敢贪恋。朝事与战事不同,战事需勇武,需一往无前不计生死,也需得众将听令,上下齐心。若是如此,战,再无不胜的道理!可朝事呢?朝事最忌惮朝中只一种声音,这是要坏了大事的。”    这话一出,几位大臣心里反而松了,这是一位非常懂利弊的公主。一语道破了朝事的真谛!凡是容不下第一种声音的掌权者,都不算是好的掌权者。    就听这位公主又说,“翻开史书,何曾见过我朝这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