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四帝会面  (第2/2页)
中,也是很常见的。    按照约定,燕帝、赵帝、魏帝各领军三万抵达沁水。    秦人驻守的军卒也只能是十万。    到了会盟之日。    秦人领兵出城,天命帝乘龙撵行至坛坫。    坛坫便是会盟的坛台,通体土质。    长十丈,宽八丈,高出地面约莫一丈。    四国帝王先后抵达坛坫前。    而后,列国的军队全体后撤三十里,以坛台为中心形成一块真空区。    除了司盟的官,还有宰牲的吏,只留下列国君主,护驾的侍卫,贴身的太监。    站定后,四国的帝王如常。    秦人在西面,另三国的帝王依次从北、东、南的方向走上坛坫。    待距离近些,李常笑终于看清了三位帝王的长相。    魏帝脸色苍白,脚步虚浮。    显然平日是个沉溺酒色的主儿。    燕帝是个稚童,由燕太后拉着走过来。    他的身子有些微颤,脸色发红,甚至还落了几滴汗,有些紧张怯场。    一国之君居然会怯场,说出来都令人觉得荒谬。    可是联系到燕太后垂帘一事,这似乎就变得合理了。    李常笑偷偷打量起燕帝。    心底倒是有些期待这位燕帝是在作戏。    此时忍辱负重,是为了成年后的亲政夺权做准备。    毕竟每一个被垂帘的帝王,都会上演这么一出,李常笑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刚把目光挪开,就察觉到有一道视线落在了他的身上。    再回过头,发现燕帝的脑袋已经低下去。    这是不打自招了!    “弘儿。”一道女声轻起。    李常笑没再打量燕国,最后看向了赵国的方向。    在场的四位帝王,唯有赵帝称得上是春秋鼎盛。    他的身后,站了个身长九尺的将军,手握一杆平西戈,威武无比。    李常笑估摸着,这个赵将的实力与金吾卫上将军伍云召相当。    只是他的身上还有着股淡淡的血气,说明前不久刚刚杀过人,为数还不少。    李常笑立即将他与赵国的武灵卫联想在了一起。    四位帝王依次就坐。    李常笑这些陪驾的,则立于身后。    紧接着,帝王们就开始闲聊了起来。    一贯是些他国境内的事。    比如,赵帝正在问秦皇。    “秦皇,听闻贵国新立太子,莫非秦皇有心禅让,颐养天年。”    赵帝满上带笑,话语中却饱含恶意。    若是今日之事传至秦国,说不得朝中又要动荡。    “劳赵帝费心了。朕倒是有心贻弄儿孙,可是赵帝不允!”    天命帝面上有些无奈,似乎真的煞有介事。    “秦皇何处此言。”魏帝突然开口。    赵帝瞪了他一眼,却被魏帝回瞪。    魏帝面上轻松,他本就是有意拱火。    若是能因此挑起秦赵的矛盾,那么魏国面临的压力也能小很多。    李常笑眼睛微眯。    看来燕赵魏这三国,也不是铁板一块。    他可是注意到了。    赵帝先前看向燕太后的目光中,别有深意,那是男人都懂的眼神。    照这么看来,列国间最为紧密的燕赵,私底下也不干净。    又加上个包藏祸心的魏国。    难怪会落入天命帝的算计。睡得早也起不来的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