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惊鸿剑舞  (第1/2页)
    次日,李常笑一行人启程返回咸阳。    车厢里。    李常笑手中攥着条黄纸。    这是永安帝通过黑冰台发的密旨。    待看清内容,他不禁失笑。    看来李由这策论是深得帝心,竟亲自下旨敦促。    四日后,抵达咸阳。    刚到城门,便有内侍等候。    他们是奉永安帝之命来接李由的。    李常笑没有说什么,    人下去后,他示意着车夫径直驶向王府。    只留李由在原地。    他面上满是激动。    竟得秦皇亲自召见,这是何等荣幸!    看来恩公在秦国的地位,比他想得还要高。    对了,恩公呢?    李由猛然意识到这点,一转头。    只见马车远去。    李由眼神微微闪动,而后跟着内侍进了皇宫。    当天,永安帝召见了李由。    永安帝起初惊讶于李由的年轻,还以为是靖王弄错了。    待交谈几句后,立即打消了疑虑。    这正是他要找的人。    等到李由出宫时,他不仅获得了秦人的身份,更是被授予了官职。    奏谳掾,审理疑狱案件,隶属廷尉府。    官位不高,到底还是因为李由的资历和年纪不够。    永安帝有意让他沉淀些时日,毕竟来日方长。    ……    时间一晃,到了永安六年。    刚入秋,便有噩耗传来。    武安侯病倒了。    这病情突然,来势汹汹。    此乃大限之劫,无药可医。    太医们只能做到让武安侯多吊些日子。    消息传出,整个咸阳都惊动了。    似武安侯这等人,平日不显山水。    可真的出事了,对大秦来说不亚于地龙的一次翻身。    各府纷纷上门探视。    武安侯今年九十,放在当世,已是少有的高寿。    同代的人,哪怕没有战死,也被他熬死了。    这些被熬死的人里,既有列国的敌将,也包括了那些故交挚友。    武安侯府不拒绝外人探视。    却有一点要求:不能落泪。    用武安侯的话来说,活到这岁数的人世间少有,每一日都是上天眷顾。    即便是丧事,却又不免为一桩喜事。    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规矩传出,大半个咸阳城的人都觉得武安侯是个怪人。    李常笑却知道,武安侯这是真心话。    毕竟半生岁月都在相识和送别中度过。    前脚刚成相识,转身就是送别。    在时光面前似乎没有什么是能够一直留住的。    临老了。    膝下儿孙成群,会喊一声祖父,这就是颐养天年。    可同样地,自己同时代的一切渐渐远去。    熟悉的光景和熟悉的人都不在了。    心神不经意间恍惚,隔世之感顿生。    一时竟分不清楚,这究竟是长寿的喜悦还是长生的诅咒。    又几日。    各府上门的人越来越少。    李常笑带着李洛安一起去武安侯府。    下马车时。    天正下着雨。    秋雨拍打在脸上,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进了府。    往日垂帘的大树绿意不再。    树身阴郁地立着,以便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的皱。    衰黄的叶片从枝头缓缓落下,平添了几分凋敝的颜色。    李洛安下意识地抓紧了李常笑的袖子。    小脸上满是不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