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533节  (第1/2页)
    “找你谈话了吗?”    “你消息那么灵通,也不知道?”    褚怀良觉得这人简直是混球,“跟我说句实话,透个底。”    南雁这次得罪的人有点多,不止是一些老干部,春节前开始的新一轮清查工作,也动了不少人的蛋糕。    不少人把这笔账记在南雁头上。    她的支持者甚多,但记恨她的人也不少。    “等着看结果就行了,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南雁浑然一副我也不知道的样子,气得褚怀良没辙。    眼看着要开始,他也连忙回去。    等着听到宣布干部任免名单时,他整个人都瞪大了眼睛。    熟悉的名字闯入耳中,褚怀良看向那个斜前方的人,他端坐在那里只留给自己一个侧脑勺。    不知道现在的南雁在想些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然而褚怀良想得很多。    三十六岁的高南雁有无限可能,她是最年轻的正部级干部。    在首都再待上几年,回头去地方任职镀金,再调回来时,说不定就能进入那个最终决策圈。    尽管很难,但并非没这个可能。    毕竟,南雁可有着来自部队的支持啊。    就是这人有点太过较真,棱角太分明也不好。    褚怀良头疼,咋办啊。    他得给这位老战友想想法子才行。    南雁的转正可谓姗姗来迟。    但到底是好消息一个,也让偌大的电子工业部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领导奠定基调。    真要是空降来了个新领导,他们部门怕不是要垮掉。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    万一真的有矛盾冲突,听谁的不听谁的?    现在好了,还是这个领导,工作基调还是这么回事,大家都轻松。    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    最大的赢家嘛,大概应该说是余明城。    来首都前,家里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个节骨眼过去,稍有不慎那可就是万劫不复。    余明城不再年轻,没必要像二三十岁的小年轻那样奋不顾身的往前冲。    在芜湖当办公室主任有什么不好?    工作也十分稳定,何况家里人早就习惯了在这里生活。    然而谁劝都没用。    他就认准了这条路要走到黑。    如今,南雁成功转正,他也赌赢了。    过段时间就安排家里人来首都,这边已经安排了房子。    宽敞的三居室单元楼,一点不比在芜湖差。    电子工业部是有钱的单位,虽说工资什么的和其他部门没什么区别,但居住条件要好得多。    其他部门多数科员还要住在筒子楼,等待能分新房子时,电子工业部这边已经住进了新盖的单元楼,房间宽敞又大。    不止是部里有这么好的条件,从首都到各地区,甚至半导体产业的工厂,但凡效益说得过去,住的条件都有改善。    要不这几年半导体相关从业人员数增长幅度很快呢。    衣食住行。    住可是天大的事。    某种意义上,南雁抓住了国人的心理,对家的“依赖”。    用房子做诱饵,让每年的大学生争相报考半导体相关专业,计算机、微电子、材料物理、光电化学、集成电路……    吸纳更多的人才进入半导体行业,即便有所图又如何?    总不能让这些肩负着养家糊口使命的青年,纯粹的为梦想为爱发电吧?    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青年大学生,还有如今半导体从业人员的孩子,他们更是耳濡目染,是重点培养的苗子。    半导体产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好在目前为止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    南雁看着桌面上的构思图,她在想还有什么是自己忘了的。    一时半会儿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