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10 章 套路深的两个人  (第3/5页)
们叙说家中之事,说珍卿虽说只是个妮儿,以她的机灵劲儿,将来必能出人头地的。    他日也念夜也念,请祖宗们好生保佑珍卿,只要珍卿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日后必定能扬名显亲,光宗耀祖的……    祖父的兴奋喜悦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不过他后面也提到,族里还是不叫她上族谱。    杜太爷在信里安慰她,说族里那些个老东西,那是王八吃秤砣,又臭又硬的,现在先不必管他们。    他再三鼓励珍卿好好干,等将来挣出大功名来了,那帮老东西指定哭着喊着,求珍姑姑上族谱上来吧。    然后,杜太爷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未来做了美好的畅想……    他在最后交代珍卿,虽说挣了钱该高兴,可不要到处跟人现去,惹人惦记上就坏事了。    杜太爷说他虽跟人说了,也没说挣了五百那么多。    他说他的嘴还是比较紧的,就是亲戚们和李师父知道了。再说乡里人就算惦记,那山长水远的,也惦记不上珍卿的钱。    珍卿把脑袋搁桌上,心里既意外又好笑。    然后是杨家姑奶奶的信,说她每回捎回去的洋药,她一直都在吃着。她的眼神儿是比从前好,身上觉着也比从前有劲,干巴瘦了这些年,临老倒还长胖了些。    昱衡表哥也刚强一些,不像以前那么阴晴不定。    只是他还不肯出房门,二表伯给他买个戏匣子,他常日里放着戏听;有时若衡表姐念书给他听。    而若衡表姐要出门子了。她的婚事是亲上加亲,未婚夫是二姑妈的小儿子。    若衡姐担心父母兄长,想结婚后住到杨家湾,方便照顾她娘家的老弱。    她二姑妈倒也通情达理大约也看在老娘面上,同意了若衡姐的不情之请。    姑奶奶说的是家长里短,并没问珍卿是否回去参加婚礼,她甚至没有提起二表娘。    珍卿以手支颐,发了一会儿呆。今年本来开学就晚,学习时间本来就紧张,她大概率不会请长假的,所以若衡姐的婚礼不会亲自参加。    不过得给若衡姐备点贺礼。    族长向渊哥的来信,就是闲话杜家的事,然后承诺会照顾好杜太爷,嘱咐珍卿笃志学业,不必太惦记家里,也别总给他们捎东西了……    说起来,玉琮有半个多月没来信了,唉,男孩子长大了心就野了,忘却了杜家庄的小伙伴了。    启明学校的老师同窗,之前,珍卿只跟梅先生有通信。    不过后来她离了婚,又闻说双亲病重,她就从启明学校辞职,据说回慈溪老家去了。    读了这么多家乡书信,珍卿一时心思惘惘,也没有心思做什么,干脆坐在藤椅上神游。    神游一会儿有人敲门,她赶紧站起来叫“请进”。    珍卿扯扯褶皱的衣角,看着洗过澡的三哥进来,他温温淡淡地笑:“有没有打扰你?”    珍卿给三哥张罗凳子,不吝溢美之词地胡吹乱捧道:“三哥一来,我这里蓬荜生辉,我不胜欢迎之至,绝对没有打扰之说。”    洗白白的三哥春山一笑,真是照亮了整个房间,说“蓬荜生辉”也算实情。    这俩人宾主就坐,三哥看见珍卿桌上的信,知道她刚才准是在看信。    他先提了一个话题:    “最近还在作画吗?”    珍卿说就是日常写生,慕先生会教她东西,但是总叮嘱她多写生。    她见三哥手里拿着东西是一沓彩印的明信片。    三哥见她已经留意到,就把明信片递给她,漫不经意地说:    “我一位邮政局的朋友,说邮政局最近要征集明信片,润例给得很高,一张可达十至二十元,你有没有兴趣?”    珍卿接过明信片看,人物、风景、动物都有,有构图比较简单的,也有设计特别精巧的。    她问三哥:“他们征集什么类型?有没有一个主题?截止日期什么时候呢?”    三哥见她心动不已,不由在心里发笑,他不动声色地转开目光,随意解释一句:    “征集广告还没出,我听的内部消息。征集的要求,是展现新时代新风貌,不拘人物风景建筑,他们只看作品的质量。    “小五,我建议你都画一些,受青睐的几率更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