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发银子  (第1/3页)
    十月的京城,气温已越来越低。    夜间,京城中飘起了今岁的第一场雪。    雪铺天盖地的落了下来,来的十分仓促急切,整个京城在一夜之间便是穿上了一层白衣,银装素裹。    不过,来的快也去的快,到得天大亮时,雪已是停了下来。    乍起的雪一般存雪不易,但早间出门,张鹤龄搭乘马车一路看去,依然满眼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足见这一场雪来的凶猛。    在张鹤龄的记忆里,像是这般的雪景,他见过的亦不多。思绪翻飞之下,倒让张鹤龄想起了一个名词——小冰河期,也许,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佐证吧。    好在,雪已是停了,覆盖地面的积雪已是不厚,对于京中百姓的出行造不成太大影响,反而,第一场雪的到来,让人心情多了几分欢畅。    瑞雪兆丰年嘛!    卯时刚过,张鹤龄带着十余家丁、护卫,赶到了东城兵马司衙门。    张鹤龄到时,几位副指挥使,已是安排兵丁在清理衙门附近和军营校场的积雪,整个兵马司上下忙碌非常。    对于目前兵马司的状况,张鹤龄基本满意,最起码,如今的兵马司有了些正经兵丁的觉悟,懒懒散散的状态不见了。    几百散兵游勇,两千帮闲、杂丁,张鹤龄从未想过他们能有多强的战斗素质,但起码的兵丁气质和纪律需要有,在京城的地界行事,这些气质,或许比结兵演阵要来的更重要些。    人多力量大,随着兵马司兵丁、帮闲的一番清理,兵马司的地面积雪被清理了个干净。    卯正,几百兵马司兵丁,两千辅丁,并锦衣卫几百校尉力士,按着一套惯例,在官员们的整列之下,于兵马司衙门的军营校场中列队完成,等待着张鹤龄和一众上官的带来。    “参见伯爷!”    当张鹤龄带着锦衣卫和兵马司一众官吏到来时,几名随行官员快步走到了兵丁队列前面,带着所有兵丁,高声齐喝。    宏亮的声音,在校场中回响,一瞬间,张鹤龄感觉身体里一股热血缓缓上涌。    三千人,即便是散兵游勇,但集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气势,也不是一般百姓所能有的。    这就是我手下的兵了!    张鹤龄迈着沉稳的步子,缓缓走向高台,心中有些感慨!    这就是兵了!    随侍在张鹤龄身后的刘龙,很自觉的在高台之前停下了脚步,接着侧过身子跟着行礼,心里也暗自的感慨了一声。    张鹤龄缓缓的走到高台正前,大手一挥,众人纷纷起身,校场里顿时变的极静,倒更有了几分肃杀之气。    他的目光逡巡,从兵丁的阵列之上,一排排的扫过,三千双带着各色不同目光的注视,给了张鹤龄一种全新的感受。    “本官寿宁伯张鹤龄!”    “今日,召集尔等,只为一事,发银子!”    “轰~”    张鹤龄甚至不曾多说几句开场的鼓噪之言,很简单的开场白,顿时间就惹来校场内一阵哄闹嗡鸣。    两衙的官吏们心里暗笑,这就是寿宁伯,会说鼓动的话,但更多时候只讲实际,入职不足一月,但已一次次给了他们认识。    张鹤龄也是淡淡的笑了笑,手再次举起,校场内又再次安静了下来。    “别高兴的太早了,银子,有,但是,多点少点,要有些说头。”    张鹤龄的话让众人紧张了下,他们不由的想起了这几日的情状,不少人激动,但更多人心中有些起伏不定。    他们已是隐约明白了,寿宁伯所言多点少点,看的到底是什么了。    果然,只听张鹤龄在高声道:“银子分三等,第一等:七日清理行动之间,听从上官号令,第一时间按指挥行事之人,每人五两,并,往后,每月除正俸外的津补,皆以此为标准……”    “轰!”    满场皆惊,比之前的嗡闹动静更大了许多。    正俸是多少啊?兵马司正俸最高一石二,锦衣卫的校尉、力士稍高些,也不足两石,合起来也才一两银子,即便是加上他们私下寻摸来的银子,每月他们也挣不到二三两银子,可如今仅是津补便是五两。    在场的兵丁们,如今真的有人欢喜有人愁了。方才寿宁伯说发银子有多有少,还分了三等,他们尚不知具体数字,心里的概念没那么强烈。    但直白的银子数量,太能刺激人了。只是心里怯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