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平平安安  (第2/2页)
我说你何必自己过来,找给信得过的人,给他点钱让他来一趟不就行了,反正你这么有钱。”    “三太姑因我而死,我答应过她,会亲自送她落叶归根,做人不能失信。”    张恒虽然不是什么圣人。    但有一点,他给出的承诺从不轻易践踏,是个说得出就办得到的人。    在他看来,人活这一辈子,要是连言而有信都做不到,做人也太失败了。    三天后。    马车紧赶慢赶,终于抵达了安图县下的树容村。    这是一个坐落在长白山下的小山村,人不多,而且看起来很穷。    “大爷,向您打听个事,村里是不是有个老朱家?”    “有,有,门口种着两颗苹果树的就是。”    在大爷的指引下,张恒找到了老朱家。    一敲门,开门的是个小伙子。    一提朱三太姑,小伙子愣了半响,摇头道:“我家没这人啊!”    “找错了?”    坐在马车上的无心问道。    “不能啊!”    张恒看了看小伙子。    朱三太姑早年离家,一走就是几十年。    小伙子看着也就十八九的样子,家里的长辈要是不提,他上哪知道去。    “家里有没有老人在?”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张恒直言道:“是朱三太姑让我们来的,她是你们朱家人,就住在这树容村。”    “我去请我爷爷。”    小伙子进了门。    少许,搀扶出了一名六七十岁,缩在大棉袄里的老人。    “老爷子,我们是朱三太姑喊来的,三太姑,不是蘑菇,你想想,有印象没有啊!”    老爷子有点儿背,声小了听不见。    “三太姑啊?”    老爷子想了想:“我是有个三姑姑,在我不大的时候就离家了,这一算有五六十年了吧。”    “那就对了。”    张恒松了口气:“三太姑过世了,临走前,让我将骨灰送来,对了,这还有一千大洋的银票,是我的一点心意,您老收好了。”    “一千大洋的银票,那可使不得啊。”    老人连连摇头。    张恒拉着老人家的手,大声道:“使得,怎么使不得,都是日升昌的银票,全国可兑,好使着呢。”    说完,张恒看了看小伙子,还有这破旧的院子:“回头了,起个新房,再给娃找个媳妇,买几十亩地...”    “几十亩地,那不成地主了?”    小伙子喜不自胜:“爷爷,你快把钱收下吧。”    “收收收,收你个大头鬼。”    老爷子坚决将银票推了回来:“那是我三姑,她没在外面了,你们给送回来,这是我朱家的恩人啊。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使不得呀,老汉我虽然没啥大本事,但也没把这一大家子的人饿死过,这钱无论如何是不能要的。”    张恒再三相请,老人家坚决不受。    没办法,张恒只能将马车上的各种吃食与皮袄留下,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老爷子倒是没有拒绝。    等张恒离开之后,老爷子将皮袄拿出去当了六十斤小米,给小伙子娶了个媳妇。    一晃四十年后。    小伙子也成了小老头,一切尘埃落定,上面要定成分。    来人一指老朱家摇摇晃晃的宅子,开口道:“这就是贫农,回头跟王地主家换换,老朱家住王家的大宅子,王家人搬到这来,好好造改。”    当然,这是后话。    福兮,祸兮,奇妙非常。龙升云霄的开局:一个民国位面(诸天从茅山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