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98 章 文治武功  (第2/2页)
  “看好了,不许他自杀,若是他死了,孤唯你们是问。”    他就是要也先看着,他是怎么拿下瓦剌,瓦剌是怎么消失的。    景舒去奉天殿接儿子的时候,朱棣正好在,他正手把手教锦儿写字。    别看朱棣喜欢打仗,其实文化也是相当不错的。    除开《永乐大典》外,朱棣还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编书活动。    《文华宝鉴》、《圣学心法》等等,都是这位皇帝让人编纂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别的先不说,就说永乐大典,后世法国,两册《永乐大典》在巴黎知名德鲁奥拍卖公司举拍。    经过激烈竞拍,最终由一位中国女士以六百四十万欧元(人民币六千五百多万)的净价拍得。    两年后,这两本离开祖国的珍书,总算是回到了中国,被存放于杭州国家版本馆。    记住,被拍卖的,仅仅是两册而已。    那些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可他们却懂文物对我们华夏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卯足了劲加价。    逼迫国人,不得不以高昂的价格,来买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永乐大典,总共有一万一千多册,却在后世大部分不知所终。    可以说是国人心目中永远的痛吧。    景舒心中感慨,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上前给皇帝行礼:“孙媳,给皇爷爷问安。”    朱棣抬头看她,笑眯眯地道:“孙媳妇来了,你等等,让我再瞧这小子写几个字儿,狗儿,快给太孙妃赐座。”    虽然他已经给狗儿赐了名字,但还是习惯喊原来的名字。    他摸摸重孙的脑袋,从书桌走到最上首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笑着和景舒说话。    “大孙子要和我去打仗,太子妃不高兴了吧?”    景舒勉强笑了笑,并没有答话,您什么都知道,还让她说什么呢?    朱棣也没指望她说,自顾自地道。    “这也是应该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当娘的,什么都能割舍下,就是割舍不下自己的孩子啊。”    “瞻基这小子,打小就养在我跟前,他爹娘一直多有抱怨。”    “现在,我还要养她们孙子,她们就更不高兴了,孙媳妇,只怕你也是不高兴的吧?”    他像是在拉家常,可景舒却从他的话里面听出了几分难过?    “孙媳没有。”景舒起身想要行礼,却被朱棣抬手制止,她只好又坐了回去,认真道。    “皇爷爷文治武功,能养着太孙,养着锦儿实乃他们的福气,至于母妃,只是舍不得殿下而已,一时胡言,皇爷爷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刚开始,她确实有点不高兴,可看着儿子越长大越像模像样,就什么情绪都没有了。    老实说,让她自己来教,她可能教不了那么好。    她说的真心,朱棣倒是听着高兴,他点点头:“我才不和他们计较,总有他们理解我的时候。”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他确实是只有三个儿子没错,可作为皇帝,天下百姓,都是他的爱子,他也要为天下计一计。    而培养一个优秀的帝王、打击草原游牧民族的势力等等政策,就是他所能为百姓未来所计的。卿岁岁的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