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我们俩一同去,不花银子。  (第2/2页)
至军队的辎重粮草布置都要遵从文官的命令。    这都有赖于大康的重文轻武。    防汛衙门和赵雄衙门都设在靠近大运河的百川街,张波,张把总回到防汛衙门。    衙门离大凤酒楼有个五六百米,是一栋单进三开间的木质二层建筑。    坐南朝北,回廊式的布局,斗拱造型很有一点徽派建筑的特性。    大康朝的衙门必须北面而向,坐南朝北,喻示忠于朝廷。    防汛衙门在名册上有兵420人。    实际上张把总的衙门里,只有二百二三十个老弱残兵,其他的名额,早被张把总吃空饷了。    张波的从七品的武官,在韩庄级别可不低了,但是没卵用。    以前李海一个从九品的小文官,理都不理睬他。    张把总,堂堂一个七品,但他在韩庄地界没有油水的他,只能靠吃空饷过日子,活得确实憋屈。    更何况他的兵丁,这么多年下来,穿着打扮简直就跟要饭的差不多,吃了没喝的,喝了没穿的啊!    现在就靠着,赵记大掌柜给他的兵一点活干,他的那些兵日子还勉强挨得下去。    张把总到衙门里换了一身便装,打扮得像一个土财主,领着一个人就来到了大凤酒楼等待着赵雄。    酒楼一共有三层,一楼是大堂,二楼是包房,三楼是雅间。    赵雄等众人走到三楼雅间走廊上。    所谓雅间,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南边,是一个一个单独的雅间,没有门,只是向北的一面墙,由屏风隔着。    而那屏风,一律的花梨木雕就。    北面,是一个戏台,戏台上端坐着十几个人,面前摆着各种乐器。不用说,这是戏剧班子的乐师们。    一个戏剧班子乐师就有十几个,这个戏剧班子应该有何等规模!    在前世,五星级大饭店赵雄去的多了。    赵雄一上到三楼看到,木地板上居然铺着的是从波斯进口的羊毛地毯,墙壁上除了木雕的中国花鸟,竟然还挂着西洋画。    中西合璧啊!    你别说,品味还蛮好。    赵雄觉得,大凤酒楼绝对要比码头的福临门高档多了。    如果说大凤酒楼是豪华酒楼,那么福临门就是大排档了。    一副土财主打扮的张把总从雅间迎了出来。    赵雄注意到,张波张把总后边跟着一个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亲兵。    那个人戴红笠军帽,穿着崭新的棉甲,挎着腰刀,1米7的个头,面皮微黑,四方口,一表非俗。    “呦,失礼了失礼了,来迟了来迟了,张把总不要见怪啊!    张大人也来了,稀客稀客,里边请!”    赵雄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他以前没有跟张波吃过饭,打过交道。    往常张果张大人同大多数文官一样,懒得理会这些低贱的武官。    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看着赵雄跟张波亲切地交谈,既然是熟人,来了就进去吧!    由此可见,大康的武官在官场里地位低下。    大家落座,张波拱手对众人一揖,胖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来到赵雄的身边,介绍了跟他过来的军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