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洪流  (第2/3页)
……    雨势虽小,但是滴落在众人的身上仍然发出不小的响声。    从峪口处传来的战鼓声,在雨声的衬托之下遥远的彷佛自天边传来。    雨水淤积在高坡之上,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顺着高坡缓缓流淌而下。    陈望迈步向前,周围一众甲士纷纷向着两侧退让而去,让出了一条通道。    此时的高坡之上,原本护卫着高迎祥的一众亲卫早已经是被尽数斩杀。    只要陈望一声令下,他麾下的军兵便可以一拥而上,直接生擒高迎祥。    陈望握紧了手中的雁翎刀,如果他和高迎祥处境互换,他绝对没有办法如同高迎祥这样一般平静。    其实陈望有很多的话想要去问一问高迎祥,但是这些问题最终却是都堵在喉中,没有办法问出。    身为营将,他不能够和高迎祥有过多的交流。    四下数百双耳朵都在聆听着他们的对话。    高迎祥手执着雁翎刀,独自一人站在包围圈中。    哪怕是周围全是敌人,他的脸上却仍然没有丝毫的惧色。    陈望看着站在身前不远处的高迎祥,心中百转千回。    虽然结果都是兵败黑水峪,但是发生在高迎祥身上的事情其实已经改变。    原本的时空之中,高迎祥也是在黑水峪遭受伏击,但是并没有兵败之后被一直困于峪内。    曹变蛟也没有参与黑水峪之战,而是在围剿降而复叛的过天星。    七月十五日高迎祥出黑水峪,屯兵仙游寺。    但是在十六日出峪的时候,遭遇明军伏击的情况之下,高迎祥临危不乱指挥着大军反击,甚至赢得了初战。    孙传庭麾下督标营几度溃败,参将李遇春负伤下阵,本营损失惨重。    在洪承畴领兵赶到之后,才最终守住了防线,挡住了高迎祥的后续进攻。    七月二十日,激战四日,高迎祥仍然没有放弃希望,他带领着麾下的部众再度发起进攻。    这一次的进攻,高迎祥带领大军突破了黑水峪,一路向着西北方向撤退,想要往凤翔府方向撤走。    只差了一步,他便可以逃出升天。    但是就在马召原上,高迎祥带着麾下兵马在撤离途中被明军缠住,而且正好遇到了领兵从西安一路驰援而来的祖宽。    先是大雨,后是大雾,这个的时候高迎祥仍然没有想过投降和放弃,他亲临前阵,鼓舞士气,带领着麾下军兵一次又一次的击败了明军的攻势。    但是他却不没有想到,他麾下的营首千公鸡张二,还有领哨黄龙在私下已经是和明军谈好了条件选择投降。    在马召原大战之时,他们利用雨后大雾,偷着把部卒向南拉走……    战线彻底被攻破,高迎祥因此兵败被俘,而后送往京城,受凌迟处死之极刑。    从被俘到京城,最后哪怕是在刑台,高迎祥也未有乞降求饶。    明末农民军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三名富有远见的领袖人物,带领着他们一直向前,不断的矫正着错误。    但是明末农民军们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只有三名富有远见的领袖人物。    在高迎祥死后,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都没有能够做到挑起大梁,坚定不移的一直向前。    李自成到最后建国称帝之后,都没有能够彻底去除身上的流寇习性。    在一片石战败之后,他竟然直接选择放弃了北京城,而后在面对清军之时,还是采用老一套对付明军的战法……    李自成虽然在成就之上要远超高迎祥,但是他终究没有高迎祥的那一份心气。    “呜――――”    远方一声接着一声号角声接连响起,连绵不断,打断了陈望的思绪。    陈望看的分明,峪口之处陡然多出了大量的明军骑兵。    毫无疑问,洪承畴在此时已是领兵赶到。    “胜负已定……”    高迎祥回望峪口,他知晓自己即将殒命,但是他的神色却是出奇平静。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看来,这天命并不在他……    ……    雷电遁隐,风雨已逝。    随着天渐放光,雨势也越发的变小了起来。    虽然小雨仍然淅淅沥沥,但是阳光却已经是透过了阴云之间的缝隙洒落在黑水峪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