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223节  (第1/2页)
    晏三合:“明月在那边过得怎么样?”    “老尼姑我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再没见过比明月还命好的人。”    慧如第一次发自肺腑地笑了。    “唐老爷、唐太太没有从宗族里过继男孩,就把她当掌上明珠一样养着,去年还给她招了个上门女婿。”    招上门女婿,就是舍不得女儿嫁去婆家受苦。    确实命好。    “静尘知道吗?”    “知道,唐老爷特意遣人来送了信。静尘嘴上不说,但我瞧得出来,她心里是高兴的。”    慧如叹了口气道:“静尘临终前,叮嘱我不必送信给明月,所以明月到现在都不知道她过世了。”    “为什么不报丧?”晏三合问。    慧如:“进庵门,前尘往事不管;出庵门,佛门之事不问。静尘说,让那孩子好好过日子,比到她坟头磕多少个头,烧多少纸都强。”    “明月过得这么好……”    晏三合沉吟片刻,道:“那就意味着静尘的心魔不是她。”    “的确不可能是她。”    慧如感叹道:“那孩子打小就乖,命又好,养到八岁,没让静尘操过半点心。”    晏三合:“那第三件事呢?”    慧如敛了眼里的光,认真回忆起来。    半盏茶过去了,一盏茶过去了,就在晏三合给自己倒第二盏茶的时候,慧如拧着眉,一脸为难道:    “晏姑娘,我竟一时想不出还有什么特别的。”    “你与她在一个屋檐下十八年,抬头不见低头见。”    慧如无奈,“她就是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一个人,话不多,不生事,每天念经,睡觉,睡觉,念经,没什么特别的。”    “那她为什么死前要描眉画眼?”    既然说不出,晏三合不得不旧事重提,“你又为什么要把她的衣裳脱下来,把胭脂擦掉?”    慧如脸一白,陷入了长久的静默。    晏三合一点也不急,慢悠悠地喝着茶。    水月庵就这么大,就这么些人,每天一起吃饭,念经,做功课,整整十八年的朝夕相处,竟然没有几件事可说?    这不合常理!    就冲静尘死后,慧如的那些举动……两人之间就一定有些什么。    “静尘在水月庵呆了十八年,水月庵就是她的家,你们就是她的家人。”    晏三合冷冷道:“她的棺材合不上,时间一长,倒霉的是水月庵,还有水月庵里所有的人。”    慧如老尼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开口。    “晏姑娘,出家人有出家人落葬的规矩,事死如事生,她生前皈依佛门,死后怎可描眉画眼,穿衣打扮?这不合规矩。”    晏三合扫一眼她的表情。    “这个规矩谁定的?”    “没有人定,是约定俗成。”    “你在撒谎!”    晏三合目光陡然一厉,“佛家不问因果,只论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如被她问得一噎。    “修下辈子还做个整天吃斋念佛的尼姑吗?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晏三合终于忍不住拔高了音量,“就算修下辈子还当尼姑,可总也要先入红尘,再入佛门吧?”    慧如的脸,难看的像香炉里的香灰,泛着一点白,泛着一点灰,还泛着一点青。    “更何况佛门讲的是来去自由,出家的,可以还俗;还了俗的,还能再次遁入空门。”    晏三合看着她,冷笑道:“怎么到静尘这里,连死后穿什么都没有自由了呢?”    慧如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手背上的青筋一根根暴出来,她张了张嘴,喊了一声“晏姑娘”,还是什么都不说。    晏三合看着她,心里充满了疑惑。    谢道之、季陵川在官场上那样游刃有余的人,一听说会倒霉,统统都把话说出来。    她一个出家人,理应是慈悲心肠,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