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节  (第2/2页)
从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500年)早期,就已经出现,到了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左右)时,就已经有了木制鼍鼓,然后存在了几千年的时间,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在了人类的历史之中。    但它依然是一种尊贵的象征,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的鼍鼓,几乎都是王公贵族的陪葬品,而且都是放在棺木旁边的,可见其主人对其的重视。    此时此刻,谷小白站在鼍鼓之前,奏响了这数千年前的古老乐器。    他不用鼓槌,而是用自己的双手拍、打、敲、切,节奏从简单,开始变得繁复了起来。    加花!    疯狂加花!    “动-次-大-次-大-次,动-次次-大-次次-大-次次,动-次动次-大-次动次-动大-次动次……”    然后他的右手,闪电一般在摆在右侧的雌鼓上敲了一下,将左手也加入到了鼓声之中去。    “动-次动次-大-(逢)动次大-动大大-次动大次……”    谷小白的两只手,像是蝴蝶翻飞一样,在鼓面上敲出来了繁复而又复杂的节奏,小小的两个鼓,两只手,竟然感觉是有一组鼓在敲响一样。    听着这样的节奏,所有的人下意识地就想要摆动身体。    就像是数千年前的古人祖先,在火堆之旁,跳起舞蹈,祭祀天地,驱赶野兽一样。    对面,赵兴盛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怎么回事?昨天小白打鼓不还稀烂的吗?怎么这么快就学会了打鼓了?    这稳的一匹的节奏,这娴熟的手法是怎么回事?    他当然不知道,谷小白完成了鼍鼓的复原,被奖励了“基础节奏与律动被动训练”。    现在的小白,大概已经是可以虐杀黑熊精鼓手的存在了。    在赵兴盛的惊讶中,谷小白热身完成。    他鼓声一顿,再响起时,鼓声变得简单了起来。    然后开口唱: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著》!    谷小白的新歌!    鼓其实也是有音高的,人耳对非周期性的音高并不敏感,所以无法产生旋律性,但配上歌声就不同了。因为鼓的音高,也是可以和旋律产生和声的。    细腻婉转的古朴旋律,配上音色变化的奇特鼓声,仿佛从远古而来,穿越了悠悠岁月。    邹老严肃地站起来,静静聆听。    老大都站起来了,其他人怎么办?只能依次站起,面容严肃,似乎不站着,就是对这首歌不敬一般。    邓舜扬本来也坐着呢,此时也哭笑不得地站了起来。    这什么鬼……敬祀先祖吗?    但这并不是谷小白想要的效果。    唱完第一段,谷小白突然一笑,手中鼓的节奏猛然一变。    简简单单,右手两下,左手一下,    “逢逢-嗒,逢逢-嗒,逢逢-嗒空嗒。”    赵兴盛眼睛大睁,哎?变成了2/4反拍?!    这不是黑人音乐的感觉吗?    然后鼓声停。    “俟-我-于-著——乎→而↗——”    接着鼓声再起:    “逢逢-嗒,逢逢-嗒,逢逢-嗒空嗒。”    再唱:    “充-耳-以-素——乎↗而→——”    鼓声又起:    “逢逢-嗒,逢逢-嗒,逢逢-嗒空嗒。”    “尚-之-以-琼华——乎↘而→——”    “逢逢-嗒,逢逢-嗒,逢逢-嗒空嗒。”    “吼-嘿-吼-嘿——乎→而↘——”    “逢逢-嗒,逢逢-嗒,逢逢-嗒空,逢逢-嗒。”    旋律没变,节奏变了,整首歌给人的感觉,也立刻就变了!    这就是律动感!    这就是groove!    可,这是《著》???    这怎么可能是《著》?!!    那一瞬间,赵兴盛产生了一种错觉。    这个新郎,他是因为结婚高兴傻了,跳着《uptown funk》里的螃蟹步,就出来迎亲了!    你这么浪,会被人打的好不好!    但是……好开心!    我好想跳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