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第2/2页)
然对司马师亲近。    “目今大将军与太傅不睦,我等现在去见司马子元,是否有失思量?”卫瓘眼神中闪烁着一道精光。    在此刻,卫瓘还是把钟会当成知己的。    一旦涉及正事,钟会瞬间就变得清明,低声道:“难道伯玉以为大将军能斗得过太傅?莫说是太傅,就连司马子元,大将军也不是对手!”    卫瓘耳边仿佛电闪雷鸣一般。    自司马师任中护军以来,定选才之法,举不越功,吏无徇私,军治为之一清,为时人称颂。    就连司马昭当年也是跟随司马懿南征北战,亦非泛泛之辈。    二人都是人中龙凤。    “朝中大事,不是我等能私下议论,多日劳顿,身有不适,瓘先告退。”卫瓘拱拱手。    钟会也不勉强,“伯玉自便。”    马车就在当街停下,卫瓘下车,钟会直奔司马府。    司马师亲自出门迎接,颇为热切,“听闻士季四本论问世,未曾拜读,甚为憾事。”    这一年,钟会二十二。    这一年,司马师三十有八。    一个青春正盛,一个儒雅风流,二人站在一起,宛若一双璧玉……    两人谈论了一番玄学。    枹罕。    春耕临近之前,杨峥与木匠、皮匠制作了四个橐龠,又把铁匠连同其家人迁往积石堡。    有了风箱,还要有木炭。    所幸西北不缺木炭,枹罕城中就有人贩卖。    杨峥挑上乘货色买了两车。    积石堡中熔炉、器具都是现成的。    杨峥先让狄道城铁匠炼一次。    四个铁匠来自各地,多年随军,服从性极好。    杨峥承诺他们的待遇比狄道城高了三倍,又前所未有的尊重他们。    四人自然卖力。    不过效率实在低的惊人。    从上午巳时到傍晚酉时,整整四个时辰,八个小时多,才加工出一小方铁锭。    生铁大多灰色,这块铁却是淡褐色。    比胡人铁匠熔炼的强上不少,跟枹罕城的铁矿也相差无几。    采用木炭之后,铁锭已经在向钢转变。    但杨峥不想止步于此。    军队的品质实则取决于钢铁的品质。    汉末至魏晋,战火不断,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具装骑兵、长槊、明光铠、钝器也逐渐在战场上出现。    蜀国以一州之力北伐,压制曹魏,诸葛武侯制造的各种先进武器占了很大原因。    “纯度还不够,继续。”杨峥仔细端详着铁锭的纹理。    虽然不知道怎么铸造,但一定的物理知识还是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