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9章  (第2/2页)
蛾扑火般不断内迁?    因为中原曾是唯一的文明火炬。    而现在,这道火炬已在衰弱之中。    本来只有半个时辰的训话,一直从晌午延续到黄昏。    杨峥令庞青记下那几个声泪俱下的羌胡,也编入宣义司,为宣义从事,以后要在所有屯田和牧场演讲。    “属下现在知道何为宣义!”庞青一脸崇拜道。    杨峥简直给他上了最生动一课。    “你不妨把心得写出来,写错也不要紧,我帮你修改修改。”    “属下遵命!”庞青无比激动道。    宣义司的重要日益凸显。    闷头闷脑的玩刀子,迟早是扑街的命。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董卓以实际行动和身家性命证明只玩刀子是走不通的。    第二百七十章 缺漏    翌日,杨峥为宣义郎们壮行。    一碗烈酒,一把刀。    庞青每念出一个名字,就有一个英武的儿郎上前,端起烈酒一饮而下。    杨峥亲授以环首刀。    刀鞘上刻着“重振华夏复我神州”八字。    以羌制羌以战养战,能不能玩得转,就看着这三百六十一名宣义郎了。    过了大小榆谷向南,基本就进入高原。    地形复杂,山川比蜀中还要复杂。    若是大军进攻,不知要耗费多少钱粮与性命。    后世乾隆两次攻打大小金川,前后投入六十万人力,七千万帑币,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    蛮干肯定不行。    怀柔攻心才是上策。    通常越穷的地方,越是愿意跟你玩命,战斗力越强。    送走了宣义郎,杨峥与杜预、尹春又巡视了折冲府。    河曲府兵,多以羌人为主,擅长山地和高原,分田之后,人人兴奋异常。    一千句口号,都比不上到手的利益实在。    有了自己的田地,并且还可以通过军功继续扩增,羌卒们斗志昂扬。    折冲府下发了一套皮甲、一把环首刀、一柄长矛作为基本装备,有条件的士卒自备战马和弓箭。    让杨峥没想到的是,府兵制的建立,还促进了民间商业的兴起。    围绕府兵的需求,铁匠铺、皮匠铺、酒肆、马市等等行业纷纷兴起,还有一些灰色产业也应运而生。    铁甲、刀剑、矛叉,都可以打造。    粮食、布帛、金银都是货币,杨峥甚至看到了少量的汉五铢钱。    西平承接丝绸之路,商贸本就发达,到处都是会做生意的人。    杨峥原本以为府兵很穷,现在才知道他们是最有购买力的一群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