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9章  (第1/2页)
    其实他们受了也无所谓。    有宣义司在,杨峥对军队的掌控绝无仅有。    只是不希望因此事,而跟生死与共的兄弟起了隔阂。    而且几乎可以猜到,朝廷还有下一步。    杜预当即上书回绝了西羌护军之职,以自己资历能力不足为由推辞。    张特在金城,周煜在伏罗川,暂须时日。    黄吉前脚走,后脚南面的使者也来了。    杨峥心中咯噔一下。    去年那么好的机会干掉邓艾,姜维却错过了。    这说明蜀国内部也不是一团和气。    费祎遇刺身亡,姜维头上的紧箍咒被撬开。    蛰伏了这么久,看来蜀军又按捺不住了。    北伐——    第二百八十五章 来使    蜀大将军费祎遇刺,嫌疑最大的姜维非但没有被蜀主治罪,反而越发被重用,假节、都督内外诸军事。    鲁芝和杜预曾分析过蜀国局势。    荆州蒋琬、费祎、董允、吕乂相继离世之后,荆州士人日渐凋零。    而本土益州士人实力不断增长。    原因很简单,随着岁月的流逝,元老派系和荆州派系都在不断凋零之中,死一个少一个,而益州系却能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刘禅父子也是外来势力,与益州士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吻合。    所以一直重用荆州士人,压制东州与益州。    蜀国若是不北伐,则蜀主的正当性都会受到质疑。    而只有北伐,才能整合各派,不至于内部分裂。    用后世的话说,北伐就是蜀国的政、治正确。    这便是蜀主重用姜维的内在逻辑。    而姜维天水降将的身份,刚好附和所有要求,不是荆州系,不是益州系,在蜀国没有根基,还忠心耿耿,文武双全。    蜀主不用他用谁?    当然,这些都是鲁芝杜预的揣测,不是定论。    任何一个集团的内部都是无比复杂的。    “在下傅佥,奉大将军之令,特来拜会杨太守!”一年纪与杨峥差不多的蜀将拱手道。    “你便是傅佥?”    黄初三年,刘备猇亭战败,傅佥之父傅肜自请断后,为吴军围攻,血战不止,部下死尽,吴人壮之,乃劝降,傅肜大骂:“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    力战而死,忠义之名传动天下。    “杨太守何以知我名?”傅佥诧异道。    “令尊之忠勇,天下知名。”    一句话就赢得了傅佥的好感。    “不知道大将军派阁下前来,所为何事?”    “邓艾得司马孚支持,实力恢复,厉兵秣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