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章 说书博士  (第2/2页)
人陷入震惊之中。    什么?    进入战时状态?    虽然大明和后金的战争已经持续了近十年。    可是从来就没有战时状态一说。    看着眼前六人疑惑的目光。    朱由检想到,确实有必要就这个问题,也对他们解释一下。    “朕所谓战时状态,就是一切事务都须围绕战争,为消灭建虏而进行。六位爱卿都是聪明人,应该很快就能想明白这其中道理。    “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朝廷各方面的制度自然也应该相应变革,不可再如承平之时,文恬武嬉模样,拖沓扯皮更不可容许。”    “若非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朕怎么能一言而决,直接任命尔等为朝廷高官?”    “这暂时设立的宣化司,短期内一大任务,就是把大明为何转入战时状态,这道理预先向大众宣讲明白。至少这京城内的舆论要先铺垫好。”    “再详细的,朕就不说。尔等自己去想一下其中道理。若什么都需要朕来说。那朕就不必找各位来了。”    听了朱由检这一番话,六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总算把该说的事情都说了。    朱由检吐出一口长气。    他示意王世德把六人领出去,安排住宿。    六人走后。    紧接着朱由检就召集内阁、礼部、户部、兵部相关官员。    首先讨论陕北赈灾。    首辅韩爌,户部尚书毕自严等人都有些愕然。    因为他们压根没觉得陕北现在有赈灾的必要。    历史上崇祯元年陕北大旱,但灾情真正演变成饥荒,按陕北籍官员马懋才的奏疏,是在元年九月之后。    八九月间灾民吃山间蓬草,到了十月份蓬草吃尽,剥树皮。    到年终树皮剥尽,饥民相聚为盗,四处抢掠,甚至劫杀童子和独行者,吃人肉。    马懋才的奏疏是在崇祯二年三月份发出。    现在不过是崇祯元年八月末,朝廷内并无多少官员注意陕北旱灾情形。    皇帝却突然主动提出要赈济陕北旱灾,这确实让他们有点反应不过来。。    韩爌倒是想起,确实听一些陕北籍官员说过,延绥一带已经大半年未曾下雨。    只是每年各地都有或大或小旱灾,例如京畿这半年也一直干旱。    旱灾也不一定就发展成大饥荒。    有可能下半年就缓解。    皇帝为何对这次陕北旱灾如此敏感,倒也是奇怪。    但不管如何陕北旱灾是事实,皇帝要赈灾,没有理由来反对。    不过等听到朱由检说,打算用六百万两银子赈灾,采用的方式是在陕北招募十万大军。    韩爌和李标对视一眼,露出苦笑。    原来皇帝分明就是以此为借口来扩军。    新入阁的成基命便上前慷慨陈词,大谈兵在精不在多。    “陛下既然有意赈灾,便该把这银子全部发给灾民,何必再以招募军队的方式?    “若是觉得陕北一地的灾民不足以花费六百两白银,那其他地方也有灾变,何不赈济?    “七月南方杭、嘉、绍三府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陛下也可以从这笔款项里赈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