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第1/2页)
    公臣崖对上她那一双瞳仁,怔了怔。    他嗓子眼有些干涩,哑着道:“等急了?”    而郑曲尺则略微尴尬,她退出头:“不,不是,我只是好奇想看看你们的居所,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挖在地下的。”    “哦,可以啊,你要进来吗?随便参观。”公臣崖大方道。    郑曲尺想了想,觉得参观一下好像也没什么,于是就沿着三步跨梯走了下去。    若说这是地穴应该不大准确,它与榫卯搭建的房子的确存在很大区别。    她抬头,卷起一角透光的缝隙,可以将里面的一切都看得很仔细。    一根立柱支撑着屋顶,墙内插有密集的粗约20厘米的木骨,整体是用黄土夹草筋、树枝和树叶筑成,墙壁内侧还有“扶壁柱”,墙面应该是经火烧烤,光滑平整,坚实耐湿。    这应该属于半地穴居,一种原始又古老的居住方式,没想到他们沿源至今。    她摸着坚硬的墙壁,问道:“这是你们改造的房屋?这么建造,是为了能够在冬日保暖防寒?”    “没错,同时也是为了隐蔽,防止夜晚猛兽蛇鼠,这一带属于郊外,鲜少行人,未经清理,是以并不安全。”    “那这周围应该还挖了沟壕的吧?”郑曲尺问道。    公臣崖眨了下眼睛:“你看到了?”    “没有,我只是觉得穴居是住在了地下,因此对于地面上的某些动静缺乏灵敏,也延缓了行动,为了防护,最好挖了沟壕在四周,造成阻碍跟抵挡,会更加安全。”    公臣崖听她一番话,觉得她简直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连连点头:“你说得没错,你真是第一次见咱们这种穴居?我见你说得头头是道的。”    郑曲尺道:“嗯,或许是一通百通吧,任何建筑的形成跟长久不衰,都需得经历时间的考验,优则存,穴居早年间便出现过,但由地下潮湿气重,又不便设炉灶,不易出入,所以不似现下房屋宜居。”    这个问题公臣崖也知道:“对,这只是我们找到的前人穴居,稍微打扫过一遍后,暂时落脚居所,先上去吧。”    两人钻出来之后,公臣崖手上捧着一个小黑罐子,他道:“这个就是我们那一个大夫调配的治伤药,不过它也不是什么伤都能治的,我得先看看你身上的伤口怎么样了。”    “有区别吗?”    “当然有,比如刀伤、刮伤跟摔伤,都不同,况何如果伤情严重,估计它是不行的。”公臣崖认真道。    郑曲尺对这话持半信半疑态度,但既有求于人,自然要按照对方所说的做:“那好吧。”    “你跟我来。”    公臣崖将郑曲尺带到他们搭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