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节  (第2/3页)
冷,人是否能承受得住?    还有若通过水下潜进城中,谁又知道另一头会从哪儿出来?若是走错了,亦或者好不容易从水里出来,却钻到有北戎兵重兵把守的地方,那可真就成了羊入虎口。    不行,不行。    杨變连连摇头,可这个念头一起就按不下去了,一旦来到上京城附近,他有意无意总在观察几处河道的地形。    最终根据他的多番观察和琢磨后,觉得若真是要从水下入城,东水门是最合适的。    西北属水少之地,杨變并不擅水性。    只能说掉进水里淹不死,但由于体力惊人,他凫水的时间比普通人长。    因他实在不死心,就让贺虎问下面可有人擅长冰下凫水,问来问去一个也没有。    毕竟谁闲的没事大冬天不在家中暖和,反而去冰下凫水的?    倒是田家祖籍是福州的,家中有个老仆年轻时当过采珠人。    这老仆被找了来,杨變将自己的想法跟对方大致说了说。    对方虽没有冰下凫水的经历,但采珠人那可是在海中讨生活,每次下海采珠,都是跟老天爷讨命。    不光要十分擅长水性,还得是其中佼佼者,还得有长时间闭气之法,若在海中碰见大鱼,还得与对方搏斗。    这老仆如今已经很老了,正是之前老管事说的将死之人之一。    他告诉杨變在水中潜水的要点,并告诉他该如何加长闭气时间,以及如何在水中辨别方向,和若是水温低的话,如何在出水后不至于人体适应不了的办法。    至于再多的,他就帮不了了,毕竟他也没有在冰下凫水过。    贺虎劝杨變不要尝试。    这法子打从他一听说,就觉得根本行不通,可杨變这个人就是犟,只要他决定的事,别人越是觉得行不通,他越要去尝试。    第一次尝试,他没选择挨在上京城的河道,而是离上京有段距离的河面上。    本可用烧火来解决破冰,他偏偏没用,而是仅凭一己之力,用斧子硬是砸出了一个冰洞。    别看水面结冰,其实水下的温度并不是很低,相反与寒风凛冽的冰面上相比,水里反倒暖和些。    可就如那老仆所言,关键是人下水又出来后的温差。    这个问题,那老仆给了个解决办法,用动物皮毛做水靠。毛在里,不进水的皮在外,就如同羊皮靴子那样。    用那老仆的说法,他们采珠人用的水靠是用一种大鱼皮做的,不光光滑且保暖,不像动物皮毛做的,也就只能短时间在水下用用。    因为田家下人多,水靠一晚上就赶出来了。    第二天杨變就下水试了试。    闭气倒是没问题,不适应的是水下环境和水温。    他这个人犟,想做的就一定要做到,经过两天反复不停地试验,他终于能如预计那样,在水下辨别方向,并能闭气坚持大约两百米的距离,同时还能从水下破冰而出。    见此,杨變决定要去试一场。    择了个下午,他提前一天命人在东水门外的河道上,打了几个窟窿。    这些窟窿即使冻一夜,也不会结太厚的冰层,方便他见势不对随便寻个洞就能出来。    之所以会选择东水门,是因这地方的河道有个弯角,处在这个弯处,远处城墙上方看不见这里的情形。    贺虎很不安,他真怕老大在他手里出了什么事,到时候回去他怎么跟公主跟张猛和一帮兄弟交代?    可老大实在倔强,眼见劝不住,贺虎只能如丧考批道:“老大,若是实在不能行,你就速速回转,千万不要逞强,你就算不想别的,总要想着公主和家里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郎君。”    此时杨變已经穿上水靠,是一件从头包到脚、极为贴身、整体呈灰白色的紧身衣,头上还有个奇形怪状的帽子,务必寻求最大面积护住他身体各处,而又不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