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诡异人生 第1683节 (第1/3页)
还是安下心来,呆在神工局中多作研究才是。 神工局主事已定为尊驾,却更不能随意更改。” 听得苏午所言,杨惠之有些感动,眼圈微微泛红,但也正因为苏午这般厚待于他,反而坚定了他就此离开,不拖累苏午的决心:“老朽若忝为神工局主事,却无一技之长可以服众,无能帮助诸位同僚炼造生人甲,此‘神工局主事’又何以服众? 将主如此厚待于老朽,老朽却难做出一丝成绩,内心更觉煎熬……” 苏午摇头打断了杨惠之的话,他直视着这位饱经蹉跎、其实年岁还未过半百便已满面风霜的‘塑圣’的眼睛,忽然出声道:“‘生人甲’只能披覆于人身耶?” 这一句问话,叫杨惠之微微一愣,旋而又有一种霍然大亮的感觉! “似名山大岳,其下自有山根龙脉盘结,于周围地相牵连,聚成洲陆,而人仰赖地相种植谷稼,亦借山岳土石遮蔽风雨灾劫。 所谓山岳川流,自有灵性。 莫非不能为这山岳川流披覆‘生人甲’么? 以此生人甲,增长山岳川流之威灵,使之能为人所用,镇压鬼祟——此般生人甲,莫非不高明么?”苏午话语声声,犹如雷霆填填,砸落杨惠之的心底,杨惠之一时受到点拨,顿时面庞通红,直觉得有万千种灵感在心识间炸开,一种丰沛强盛的精神力量,支撑住了他灰暗的性灵! 正如苏午所言,山岳川流,如何不能披覆甲胄? 如何不能引之为人所用,庇护群生,威压鬼祟? 如何为山岳川流‘着甲’? 自需有‘雕塑技艺’! 于山岳之上,于河流之中雕塑以种种威灵,那种种威灵便是山岳的甲胄! “多谢将主。 老朽明白了……” 杨惠之低声回应,他脑海中万千灵感一时迸发,在此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苏午从他身旁经过,留下了一句话:“神工局主事之位,非是需握有关键技艺方才能得位,更需尊驾联络各方,能为神工局引来诸多如吴道子一般的秀士大才,我拟一份名单于尊驾,尊驾可调遣不良人内诸般力量,必要之时,可请陶祖、鉴真长老相助,去请动名单上的这些人,将他们带至不良人馆舍之内,与季行舟交流,看看能否再凝就几副入墨图,造就几宗生人甲。” 今时唐玄宗还尚且不知‘生人甲’由何而来,此中诸多关窍,其还未能探明。 待到那些脱离神工局的工匠、僧道真正被玄宗皇帝笼络在手,内中关窍,其必能窥知得到,如此以来,今时便留驻于长安的诸多文人骚客、书画名家,必会被其笼络在手,一网打尽。 而苏午便要赶在此之前,设法请今时长安内外诸多名家秀士,与季行舟共同探讨,多钻研出几副入墨图、生人甲来,以此来充实神工局的底蕴! 他念头一动,便将今时盛名传于天下的文人秀士拟作了一副名单,留在季行舟的心念间。 这副名单之中,并不包含如李白、杜甫、王维、怀素等等还需要一段岁月以后,方才能名扬四海的诗书大家。 杨惠之拿到那副名单之后,一时有些发愣。 名单之上,赫然罗列有贺知章、张九龄这般今时已是达官显贵的诗家,以杨惠之今时地位,如何能接近到这样的显贵? 而在此之外,还有诸多诗家、画家今时并不在长安,他又如何能与这些人取得联络? 但杨惠之听苏午语气,分明有令他将此事‘一蹴而就’,尽快办成的意思。 他自问无法在短时间内就聚集来名单上的多数人,但好在并不愚钝,立刻匆匆离开不良人馆舍,骑着自己的那头老驴,投慈恩寺去了。 陶仙人、鉴真长老今下仍居住在慈恩寺禅院之中。 杨惠之自己没有办法,可以无视地理以及地位上的差距,聚拢来这些当世名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