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第1/2页)
    真是不分缓急轻重啊。    都是将死,与其在乎一个庶民少女之死,不如在乎幽国国君之死才是!    看看,隔壁庆国国君已经厉兵秣马,虎视眈眈,就等着幽王一死,好扑过来撕下一块肉,餍足一番。    而昭太子却在沉迷修建郄城的堰渠,在为一个少女而落泪。    他既觉得着急、生气,又觉得好笑,也想,不愧是昭太子会做出来的事情。    也说明,这些年,昭太子仍然是他认识的昭太子,并未改变。    幸好还有他。    要是没有他在这里,昭国不知要损失几成国运。    第115章    四年多前,荆玉山揣着一笔昭太子赠予的路资来到幽国,只背了一个竹筪作行囊,里面装了一身还算过得去的齐整衣裳,还有一辆破旧的小驴车作为代步。    而现在,他有一座幽王所赐的豪华府邸,府中上上下下有近百个仆人,马厩里有八匹好马,衣食起居无一不精,幽国上下绝大多数的贵族都过得没有他好。    当然,作为幽王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本来想要讨好他的人就像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看到这些倨傲的贵族在他这个妓女所生、商人养大的人面前低头讨好,荆玉山心中委实快意。    他喝美酒、骑宝马、着锦衣、宴宾客,这些年辗转好几个国家献策,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座上宾,尤其是在幽国和庆国,也因此,被很多人渐渐遗忘了他的起点是昭国的文书小官。    毕竟,比起昭国所给予他的些许利益来说,他从幽庆二国中得到的多得太多,甚至有一些小国的国君都比昭太子更舍得。    而荆玉山这个人的品行也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为天下人所知。    谁都知道他是个自私自利的策士,他没有忠心,没有仁义,没有家国情怀,只要你给他金银,他就能为你办事。    ——他也永远能够办成。    他似乎随他的养父,依然是个精明厉害的商人。    只是这次被他放在天秤上衡量的并不是货品与钱财,而是国家与权力。    不少文人对他多有鄙夷,觉得他不过是个走狗之辈,他自己本人也并不避讳这一点,从不以品性高尚而自居。    这几年幽王的性格愈发地狭隘阴鸷、猜忌多疑,甚至有一天发疯似的一口气杀了五个儿子,连几位最有权势的王子在幽王的面前都不敢大声喘气,唯恐忽然惹了幽王的不快而招致杀身之祸。    有一日。    荆玉山在向幽王述职时,幽王冷不丁地说:“你可真是个不讲信义、反复无常的小人啊,我怎么会用了你这么久呢?    “你不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