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节  (第2/2页)
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勤劳的人多得,年长的年幼的多照顾。    平常人也能分杯羹。    一切犹如细水长流一般,让每个人都受益。    说起来,若纪元一股脑把银子都给村民发下去。    确实会让安纪村所有人瞬间发笔小财。    不仅如此,他的名声也会随着这件事愈发响亮。    但纪元考虑的不是这个。    他只想让安纪村长久地做好这个买卖。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至少挺像的。    从早上回村里,纪元就没闲着。    看账本,分银钱,现在提着沉甸甸的银子去赵夫子家中。    这银钱纪元藏得很好,只有安村长他们几个人知道,会放到赵夫子这。    等明年开春修路发银钱,赵夫子才会取出来。    至于赵夫子的那份银钱,纪元直接交给师娘,省得来回推辞。    不过师娘拿到银钱后,下意识道:“那你呢?”    纪元跟安叔公做青储料的事。    旁人或许不知,但赵夫子跟师娘肯定知道,纪元也没瞒过,否则赵夫子肯定经常去给他送笔墨纸砚了。    他前年在这上面挣了五两四钱,去年挣了二十七两。    今年呢?    去年就不提了,前年挣的不多,却也够他平日用笔墨纸砚了。    纪元拿出同样的荷包:“自然有的。”    他也不会推辞这件事。    二两二钱的“工资”,再加上补贴给孤儿一年两钱。    读书的费用一年四钱。    按理说应该每个月来发,但安村长知道,纪元不是普通孩子,把一年的都给了。    师娘算了算:“这,这也不如你第一年的啊。”    一共四两四钱。    甚至还不如纪元第一年分红得的多。    明明纪元做的事,却比以往多多了。    当初怎么忙的这件事,师娘看在眼里。    别的不说,就那厚厚的文书工作,以及安纪村近乎完善的利润分配。    几乎全都出自他手。    这一番折腾下来。    怎么纪元挣的钱反而少了。    哪有人会这么做事。    平常人折腾一圈,肯定是想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但这个学生不是,他从一开始,想的就是让这个买卖变成真正的农家事。    若有人说这是商贾行为,那真的是丧良心。    毕竟这每一处手笔,都在诠释什么叫善百姓,照顾百姓。    纪元一直在忙,倒是把这事给忘了,下意识捏了捏他的银钱,安慰师娘道:“去年的钱我还没花完呢,想来也够了的。”    去年的钱他都没花完,还有岁考第一的奖励。    再加上这四两多,差不多还有二十两,对他来说,够用了的。    “如今你只是童生,银钱自然够。”    “等再往上考,费钱的地方多了。”    师娘很少提这种事,现在满是心疼。    他们正说着,就听外面传来安大海的声音:“赵夫子,纪元在吗。”    “我找他有些事。”    安大海是来送县城牛家分成的,他只是代领,绝对不会拿这份钱。    牛家最初便是看在纪元的面子上才买青储料的。    再说,青储料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是纪元的功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