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1节  (第1/2页)
    儒僧脾气很好,被踩了一脚也不着急,动作都慢悠悠的,让纪元莫名想到树懒。    郭夫子朝他点头,那儒僧回了个佛礼。    “好怪的和尚,他过来做什么。”    那儒僧听到了,笑着道:“贫僧是来看成绩的。”    成绩?!    儒僧继续道:“贫僧今年也参加了府试。”    啊?!    府试?    那你县试也过了?!    一个和尚参加科举?    这正常吗?    别说正荣县的人了,旁边本来还在挤的书生们也停下脚步。    怎么会有这么怪的和尚。    和尚怎么还考科举。    纪元倒是从罗博士那看过一本游记,说有些和尚也可以考科举。    就被称为儒僧。    古代一些寺庙也是读书的场所,有些和尚跟着学习。    久而久之,有些和尚比来寺庙借住读书的学子还要厉害,索性出来考科举,也有僧人还俗去做官的。    眼前的人虽穿僧袍,却蓄发,想来本就不是出家人。    别人的事纪元也不好过多猜测,见眼前的儒僧面色平和,就知他不在意这些非议。    他们这边还在打招呼,前面挤最前面的人已经看到成绩了。    “没有我,怎么会没有我,再看一遍。”    一百二十个名字,确实容易疏漏。    “没有,我怎么会没考上。”    “也没有我,怎么可能。”    “都让开!我们家少爷来了!”    “哪门子的少爷,还不赶紧滚。”    “慢慢来吧,反正榜单不会跑。”    “第一是谁?!”    不知谁喊了句,挤在最前面的人下意识抬头,开口道:“不认识啊。”    “靠!正荣县的人!”    正荣县。    这名字学生们太熟悉了。    最近两三年里,正荣县在还未有科举功名的学子当中,简直声名大噪,传得神乎其神。    什么只要在正荣县过了县试,大概率能过府试。    就算今年过不了,明年也能成。    什么正荣县县学出来的学子们很厉害,还刻苦,他们刻苦在学生圈子里十分有名。    可再怎么样,他们也没有出过府案首,没有出过府试第一啊。    更别说,还有个李秀才酸诗狎妓,丢死人了。    现在呢?!    现在前者已经有了啊。    府案首。    是正荣县的人。    正荣县十二学子自然听到此话,所有人表情一震,随后把目光放在李锦,蔡丰岚,还有纪元身上。    这三人是他们学问之最。    不出意外的话,这第一就在他们中间产生?    李锦家学渊源,他父亲虽只是秀才,家中却有长辈指点,家里藏书更是罕见。    李锦读书也刻苦,否则不会留在正荣县县学。    他在乙等堂的成绩一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