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9节  (第1/2页)
    随着《文楼》报到达各地,随着赈灾及时进行,唐家的配合行动,世人都知道了慈善拍卖,知道了朝廷这一次赈灾的详细情况,也知道了这次慈善名单。    赈灾及时,又有人监督,这一次的赈灾比任何一次都到位,避免了更多的悲剧。    比起之前天灾人祸时,强了太多。    叶晚棠和做了慈善的众人名声大增,连带着裴渡的名声也好转了。    “据说这位安王便是警示中那位阉人皇子。”    “还是之前那位千岁爷。”    “之前千岁爷名声可不好,可这次因为他,才救了这么多人。”    “我不管传言如何,也不管警示如何,这样的人,怎么会是灭国皇子?我不信。”    “俺也不信,不是都说他不是阉人了,我觉得他不是阉人皇子。”    他们自动为裴渡说话,想得很简单,就希望裴渡能上位,这样以后如果在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有朝廷再赈灾,能活下来的几率就更大。    不止裴渡,夸叶晚棠的人同样不少。    “不愧是唐家长大的,叶姑娘这次又做了好事。”    “她是好人,她和安王都是好人。”    “唐家本来就会收容失去父母依靠的孩童或者老人,这次听说安王也参与了,收养了一批无家可归的幼童。”    事实确实如此,除去老人家,这些幼童孩子,其实长得很快,唐家从前帮助收容的女子,大多会识得几个字会算账,大部分还会些手艺,或厨艺或针线或从医,总归是立足之本。    这次裴渡参与进来,接手过去后,察觉到有些孩童天资不错,便决定听叶晚棠的,带回盛京的带回盛京,也有留在当地的,培养成才。    这样培养的人才,会更加忠心感恩,更好的为裴渡所用,也算给这些苦命的孩子挣一个前途。    唐家能这么团结长久,也是因为不少掌柜活计,是曾经接受过唐家帮助,或者被唐家培养的。    裴渡听叶晚棠的话,于是不止赈灾做得好,赈灾后一些事宜也都处理了。    反正比起之前皇帝做的,裴渡做了许多。    百姓感恩,想得也简单,就知道,谁对他们好,就替谁说话。    不过短短半月,裴渡的名声便彻底好转。    皇帝的目的不止没达到,还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更离谱的是,百姓不知怎么的,听说了皇帝对裴渡这个嫡皇子不满,因为警示,甚至想杀了他的事。    百姓一听着急呀,最后不知谁给出的主意,竟然弄了一份万民请愿,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送到盛京,只求皇帝放过安王。    当消息传到皇帝耳中,当那所谓的万民请愿送到面前,皇帝气疯了。    “荒唐!”    “荒谬!”    “简直可笑!”    “他们怎么敢!”    “让裴渡滚进来!”    皇帝将裴渡找来,怒骂了一通,大概意思就是这都是他安排人弄的,就为了摆脱阉人皇子,再弄臭他的名声。    “你好本事,现在朕在那些百姓眼里就是无能残忍的代表,就你能干可怜,看他们骂我,维护你,你高兴了?”    裴渡看着暴怒的皇帝摇了摇头:“父皇息怒,这并非我传出去的。”    不用猜,他也知道是叶晚棠做的。    她这是替他出气呢。    “不是你还有谁?”皇帝又是一通发作。    裴渡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看他停下喘气好奇问:“父皇怎么这般生气?或者父皇是嫉妒了?”    皇帝被说中心事,更加暴怒。    他确实嫉妒,从没人这么拥戴他,百姓从未这样感激他,甚至他们都不知道皇帝是谁。    但他们现在却都知道安王崔君渡。    皇帝红着眼又发脾气,裴渡却淡定:他就喜欢皇帝恨他,又不得不夸他的样子。    “父皇息怒,你这般发脾气暴怒的情况传出去,不是坐实了百姓的猜测?”    皇帝噎住,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最后的结果,皇帝暴怒,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褒奖裴渡还有叶晚棠。    你说不褒奖?那皇帝的名声得更臭了。    皇帝爱惜名声,只能捏着鼻子憋屈褒奖。    听说,为此皇帝气得胸口发闷,头昏目眩……    裴渡和叶晚棠风光无限。    却有人悄悄的在角落碎了,比如燕白洲。    第355章 他被逼得,不得不……卖身    燕白洲又又又失算了,他以为裴渡只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