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0节  (第1/2页)
    “诶???”    朱翊钧定睛一看,前面没人。低头,这才看到拦路之人一身红衣,右手执枪,左手叉腰,脑袋上两个羊角辫系着红绸——竟然是个四五岁的女娃娃。    她长得可真漂亮,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蛋儿,皱着眉,嘟着嘴,奶凶奶凶的。    朱翊钧笑容可掬,跟人家套近乎:“小姑娘,你好可爱。”    小姑娘仰起头,盯着他的脸:“你长得也很好看。”说完她又觉得不对,把枪往地上一杵,“本将军没见过你,说,你从哪里来?”    她这么一问,朱翊钧忽然意识到,她竟然会说官话。    “小姑娘……”    “我不叫小姑娘。”    朱翊钧问:“那你叫什么?”    “叫我将军。”    朱翊钧从善如流的改口:“是是,这位姑娘……这位将军贵姓?”    小姑娘说:“本将军姓秦。”    “噢,秦将军,你吃糖不吃?”    “什么糖?”秦将军年纪虽小,但心志坚定,断然拒绝道,“本将军不吃!”说完又咽了咽口水。    朱翊钧打开一个纸包,里面装满了各种颜色的果脯蜜饯。他抛了颗妹子到嘴里,神情满足:“真甜!”    秦将军仰着脖子,踮起脚尖,很努力的去看他手里的纸包。    朱翊钧蹲下来朝她招手:“秦将军不吃糖,看看总可以吧。”    于是,秦将军往前迈了一步,又迈了一步,忽然身体一轻,被人一把抱了起来。    “诶呀!”秦将军刚长了个嘴,就被塞进颗妹子,咂了咂嘴,“好甜呀~”    朱翊钧把纸包递给她:“请秦将军笑纳。”    秦将军歪着头认真看着他:“虽然我没见过你,但你不是坏人。”    “何以见得?”    “你长得好看!”    朱翊钧大笑:“秦将军言之有理。”    旁边茶铺忽的走出个中年男人,三两步走到他们跟前,语气颇为严厉的唤道:“玉儿!”    “唔,爹爹!”    秦将军一时慌了神,扭头趴在朱翊钧肩膀上,但是没有用,还是被她爹一把拎了过去。手脚在半空中扑腾,一不留神,武器也掉了。    朱翊钧眼疾手快,接住那长枪,其实就是小孩子玩的玩具,连枪头都是木头做的,下方还系着红缨,像模像样的。    那人看向朱翊钧,父女俩警惕的眼神一模一样:“这位公子,不像本地人。”    朱翊钧道:“在下李诚铭,京城人士,游历至此地,见秦将军聪颖可人,可爱至极,与她闲聊了两句。”    那人见朱翊钧谈吐得体,不像是个歹人,便笑道:“在下秦葵,忠州本地人士。这是小女秦良玉,调皮捣蛋,让公子见笑了。”    朱翊钧笑笑,不甚在意:“我听秦先生能说官话,莫非也曾到过京师?”    秦葵道:“我曾在京师国子监几年贡生。”他又仔细打量朱翊钧,“看李公子总觉得有几分面善。”    朱翊钧神情自若:“我曾与三五好友同游太学,兴许与秦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也未可知。”    秦葵热情豪爽,得知他远道而来,便邀请他到府中做客。    朱翊钧一点不客气,跟着人家就去了。秦家乃当地大户,家境殷实。@秦葵专门让小厮腾出一间小院给他们住,晚上又设宴款待他。    秦葵是忠州府举荐到国子监的岁贡生,参加了隆庆五年的会试,遗憾落榜,他也不甚在意,收拾收拾回了老家。    他虽爱读书,却不执著于功名,倒是对兵法颇有研究。与朱翊钧侃侃而谈:“重庆府历来是西南重镇,四川之咽喉。长江三峡乃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兵家必争之地……”    朱翊钧听得频频点头,他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    除了秦良玉,秦葵还有两个儿子,家中请了武学师傅,专门传授他们武艺。朱翊钧听到他教育儿子:“天下若有战事,你们能执干戈以为社稷者,才是我秦葵的儿子。”    秦良玉看着两位兄长习武,他也要学,偏偏父亲现在只教她读书习字。小姑娘不乐意,嘟着嘴,脸鼓成了包子:“哼!将来我要比两个哥哥都厉害!”    朱翊钧在石桌旁饮茶,听了她的话,觉得有趣,便逗她:“秦将军,你想习武?”    秦良玉点头:“想。”    “那我教你如何?”    秦良玉乖巧点头:“好!”    朱翊钧随便演示了几招,小姑娘拍手叫好:“大哥哥好厉害,比师傅还厉害!”    “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