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168节 (第1/3页)
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不得不提出这样的意见。 “陛下可派出劝农使,出使天下各地,清量田亩、检括逃户,此事当以河北为先。” 第608章 求情 薛白没想到,对于他的税制变革,颜真卿最担忧的地方会是河北。 一问之下,方知是颜杲卿在家书中提及让颜真卿劝他缓行此事。 “河北情况复杂,胡汉杂居,边塞侵扰不断;天宝年间,委节度使总揽军政财赋之权;再加上,经历叛乱,人心不安。此等情况下,朝廷要变税法,且目的在于均贫富、抑兼并,容易引起变乱。” 薛白道:“朕反以为如今河北地广人稀,便于改制。” 颜真卿反问道:“只以这户税为例,河北百姓若缴了,陛下可要让内附的胡人部落也缴?陛下为使大家族不能藏匿逃户而决意改奴隶为雇佣,然而,河北将领最大的生意便是贩卖战俘,新罗婢的生意哪天若做不成了,恐怕要逼反一部分赖以为生的卢龙军。” 薛白沉默了良久,缓缓开口。 “大唐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往后富者、贫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事你我都避免不了,但必须有所遏制,否则依现有制度会出大乱子。我给丈翁举个例子,我们造出了火药,往后或许可以往西打,攻打大食,可土地、税收这些基础的资源都分配不公,权力必然也不公,有权有钱者可以随意在军中挂籍,贫苦人家无地可种,只能以性命搏前程,这种情况下,战功能分配得公平吗?我们在时能维持,等我们老死之后呢?必是叛乱重演,火药的威力越大,越可能将大唐王朝轰然炸碎。” 他说的只是一种可能,但到时他得为这种可能担最大的责任。 他近来一直在想,安史之乱未必全是错在玄宗。大唐到了开元、天宝盛世,生产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租庸调却已崩坏,落后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乱了。如果他以超自然的方法再把生产力往前推得突飞猛进,那再乱起来,恐怕就不是他能收拾得了的局面了。 “若如此,我便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颜真卿听得懂薛白的忧虑,道:“治国本非易事,再想办法吧。” 两人遂开始研究起拟好的税制。 这厚厚的一撂纸上,是许多能臣走访调查、互相商议拟出来的政策,再由颜真卿统筹整理,一字一字地誊写下来。 通篇用的都是小楷,整整齐齐的,能看出颜真卿写这些的时候一直是在思索着。 薛白仔仔细细地看着,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呕心沥血。 他知道众人的辛苦,可有些哽在喉咙里的话,犹豫再三之后,薛白还是说了出来。 “我有一个更长远的想法,若是朝廷把天下所有田亩全都收回公有,地主也好、农民也罢,都只有耕种权,没有所有权,或可消除土地兼并的隐患,使大唐长治久安……” “陛下。” 颜真卿打断了薛白的话,脸上显出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严肃表情,道:“此议万莫再提,安不知王莽?” 薛白点点头,知道颜真卿都是这个态度,这事目前肯定办不成的。 但他至少要让自己的变革比原本历史上的更先进些、更彻底些。 于是,他还是提起笔,在颜真卿那玉鸾琼笔的字迹下面又添了一些内容。 他对田主所拥有的田亩数量进行了限制,要求劝农使清丈田亩、检括人口的同时,查出天下的隐田,包括以不合理的价格兼并的田地。 简单而言,做不到“公田”,他希望通过一定程度的“均田”,把大唐土地兼并的情况缓解,回到立国之初人人有田种的程度。 出乎意料的是,颜真卿这次没有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