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196节 (第1/2页)
但无论如何,都是他坦然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结果。 他求的是尽力。 他也因为与这残酷的世道对抗而身心俱疲,常常觉得无能为力。 那么,当他不再有别的办法,便唯有以这杀戮作为他的功绩…… 第622章 各怀心事 “陛下,李泌求见。” “不见。” 薛白听到李泌的名字时其实有些诧异,但他不用想也知李泌是要来做什么,无非是想劝他罢手,因此当即拒绝了召见。 过了一会,却是杜有邻脚步匆匆地赶来,在薛白面前拜倒。 “陛下,臣……” 薛白止住杜有邻的话,道:“若朕猜得不错,李泌找过你。今日朕心意已决,你不必再劝。” “臣查到李栖筠不在其中,当早已往长安去了。” 杜有邻却是没有劝薛白停手,而是迅速吐出一句话来。 他这话听起来就是旁人教他说的,并不从容,有种深怕说得慢了就没机会的仓促,但还是吸引了薛白的注意。 “那又如何?” 杜有邻道:“恐怕他们已联合了郭子仪,准备拥立延王。” 薛白道:“既然如此,可见这些人皆为叛逆,该杀。” 杜有邻忙道:“臣是想请陛下暂且饶他们一命。” “你说他们要拥立李玢,却又要朕饶他们。”薛白问道,“那你是在威胁朕?” 杜有邻一愣,连忙告罪。 话是李泌教他说的,也确实是想以此为筹码与薛白进行博弈,可说得不好就成了威胁了,而杜有邻并无那等高明的说话艺术。 崔祐甫见状,连忙道:“杜公想必是说,若能饶了这些罪臣,或许他们能向郭子仪释清误会,不必到那等地步。” “是。”杜有邻连忙道:“此事只是臣的猜测,还有转圜的余地啊。” 任他们如何相劝,薛白只当是耳旁风,自负手站在石阶上望着那杀戮的情形,连背影都显得残忍无情。 而在宫城外,李泌还在等着,越来越心焦。 他站在杜有邻的车驾前,来回踱着步。 车辕上坐着的则是杜五郎,眼看李泌这个平时云淡风轻的道士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杜五郎也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倒显得比李泌还从容了。 “李先生,其实我也很着急,我就是帮不上忙,着急也没用。” 李泌停下脚步,深深地看了杜五郎一眼。 杜五郎被看得不明所以,遂道:“我虽然站在陛下这边,可也觉得杀那么多人不好……有伤天和。” “五郎心善。”李泌道,“倒是帮得了我的忙。” 他就是有一种让人帮忙仿佛是给别人机会的气质,杜五郎一听能帮上他,下意识就点了点头。 “好啊,你说说看。” “你去见陛下,再替我转达一句话。”李泌道,“颜公致仕,元载背叛,我愿为陛下主持变法。” “啊?” 杜五郎先是诧异了一下。 反正以他与薛白的交情,他也说不出来这种“我给你当宰相,你听我的要求”这种话来,也唯有李泌有这种傲气了。 杜五郎此刻才深刻明白了还是多读书好啊,往后还是得督促子女多用功。 他倒是没想过让自己更勤奋些。 “我这里有些心得,你递给陛下。” “李先生为何早不说?” “这办法未必有用,勉力一试吧。” 此时宫门已经完全被老凉接管了,那些随着公卿前来“勤王”的士卒们并没有得到明确的造反命令,心里也没下定造反的决心,一见天子是动真格的,或是逃了,或是归顺了。 杜五郎走到宫门,见到了老凉麾下的将领赵余粮,遂打了招呼,想要入宫觐见。 彼此都是相熟的,他语气如常,道:“我阿爷方才觐见陛下了,我也有事想要禀奏。” “五郎能有什么事。”赵余粮是个泥腿子出身,有什么说什么,道:“里面正杀人呢,五郎莫吓到了。” “我真有要事。” 杜五郎还是有面子的,也没人会真拦他。赵余粮于是让他从西边的西华门入宫,绕过乾元门广场,经过中书省,再穿过秋景门到明堂。 这个路线见不到那杀人的场面,但隔着宫墙能听到那边的惨叫,杜五郎顿时心生恻隐,加快了脚步。 穿过秋景门,空气里就带着浓重的血腥味,此时他已是小跑起来了,一路赶到薛白面前,瞥了一眼台阶下的情形,他心头巨颤,忙不迭行了礼,道:“陛下,李泌让我来说他想给你主持变法。” 这句话就能看出杜五郎与旁人的不同,他来带话,首先就是让薛白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他心里是站在薛白的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