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敢向皇帝骗个娃 第167节 (第1/3页)
八月十三, 诸事皆宜。 今日天气格外好,秋阳绚烂,微凉的风习习刮过, 透着当季独有的凉爽。六七只喜鹊,一大早就落在枝头喳喳叫唤。 枝叶上泛黄的银杏,在半空中打着旋,翩翩飞舞般,悠悠飘落在地上。 歪柳巷这间宅子,是徐温云特意为安置弟妹而购置的私产, 平日里徐温珍与徐绍姐弟二人住着, 倒也还算宽敞。 可一到要操办大场面,就略略显得有些不够用。 四进的院中, 用大红色的绸缎装点着,红纸喜字贴得到处都是。因着姐弟二人身侧的奴婢不多, 所以肃国公府专门拨掉了上百个婢女与小嗣来帮手操持。 个个脸上都带着笑,端得是片喜气洋洋的场面。 弟妹两个, 今日同时出嫁,这在徐温云心中是件大事。她昨夜紧张激动到都有些睡不着, 叮嘱了妹妹,又交代着弟弟……直到看着二人房中的烛火熄灭了之后,她还放心不下, 前堂后厨仔细查检了番,这才漏夜回了永安巷。 还未睡几个时辰, 就又由榻上挣扎了起来, 梳妆打扮了番, 往歪柳巷赶。 她略微有些忧心,直觉这婚事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 “……可惜这几年田庄收成, 还有铺面营收不太好,否则他们的聘礼与嫁妆,还能再备多些。” 对于这点,远在衡州的父亲徐兴平,倒也并不吝啬。他一听说与自家结亲的是肃国公府,为不让人看轻,几乎就是掏空了家底给儿女添补。 毕竟一旦傍上这样的皇亲国戚,今后就算金山银山也能再赚回来。无论是出去经商,还是装货海运,报上肃国公府亲家的名号,那不知会得多少便利,捞多少油水。 可徐兴平多年来都只是个微末的七品官,也是后来徐绍高中状元后,才被上峰提拔到了五品。 他们这样小门小户的人家,就算倾尽家财,在肃国公府如此显赫的公爵豪门眼中,也不过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所以徐温云免不了又暗暗再补了些。 “……你是不知,只要手里有钱银,心里就不会慌。这两门婚事,说破了天都是我们徐家高攀,若不在钱银上补足些,只怕他们两个会被肃国公府瞧不起。” 阿燕却笑着劝道, “依着容国公府白玉做堂金作马的阔气,又哪会在乎咱这三瓜两枣,那样的门户,早就视金钱为粪土了。 之所以能结亲,还不是因着他们互生情愫,所以才走到一起,夫人您呐,就莫要操心这么多了。” “旁人不在乎,是旁人的事。 可我们却不能不尽心。” 其实徐温云身为姐姐,生出这片护犊之心,自是无可厚非。可阿燕很多时候都在暗暗心疼,许多时候都觉得她奉献太过,太过无私。 好在四姑娘与六哥儿倒也争气,且也不是什么脏心烂肺的白眼狼。 阿燕有次在歪柳巷的府宅走动时,就曾无意间听到徐绍与管事的说过,但凡是徐温云添补的那些田铺银票,金银细软,都要另寻个地方安置起来,待婚事办妥之后,是要再寻机送回永安街的。 主仆二人正说话的功夫,车架已驰停在了歪柳巷徐家的门口。祁朝婚嫁的风俗规矩,是清晨接亲,正午吃席。 按理说,是要男方先上女方家接新娘,可由于是一门两亲,且歪柳巷也实在置办不开,于是肃国公府便提议,到了吉时,陆修齐带着上了花轿的胞妹,先上门来接徐温珍姐弟二人。 两对新人沿街走上一圈,而后再回到肃国公府,操办酒席,宴请宾客。如此倒也算得上合理,所以徐家人并无二话。 现在时辰还早,徐温云上妹妹住的院子走了一趟,只见妹妹坐定在梳妆镜前,身侧围了好几个妆发娘子,在为她梳洗打扮。 徐温云不好进去添乱,只在前厅招待客人。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