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第1/2页)
她顶着万众瞩目的目光上任,自然憋着一股劲想要大干一场。 海城虽说是旅游城市,有自己的港口和机场,但人均gdp在省内排倒数,政府年收入甚至还不如隔壁新一线城市的两个区加起来多。 除此之外,地理位置也有些偏僻,市区较小,出行只能乘坐公交,前些年就说过要修地铁,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动工。 加上城市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多半涌去隔壁的新一线城市打拼,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回来探望。 本就不算大的海城立刻成了一个空壳。 前些年也不是没有衣锦还乡的海城富商想要拉一把这座日渐衰退的城市,但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 毕竟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面对这么一个只出不进的情况,及时止损是人之常情。 而恰好在这个时候回程的弥艾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她和那些富商相比,有个最大的优势——她的钱真的是大风刮来的。 只要她还在呼吸,那些用十根手指都数不过来的数字就会主动跳进她的银行卡里。 别人做不到的事,她能做到。 别人拿不出的钱,她也能拿出来。 这就是她的底气,也是她在海城进展如此顺畅的原因。 其实到现在都是她已经说不清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想要建设海城了,但市长说要把未来的地铁2号线用她和弥女士的姓氏来命名呢…… 一想到自己会被放进海城的博物馆里,弥艾突然理解了古代那些官员为什么如此热衷让人们建造自己的雕像——显然是流芳百世对他们这些早已享受过荣华富贵的人吸引力更大。 有那位年轻的李市长支持,她在海城的分公司开始大扩招,弥氏旗下的几家商场也搬进了市区。 海城并不缺游客,缺的只是让游客消费的机会。 弥艾今天开会,就是为了海城那边新建的小商品与美食街。 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多半都要与政府合作,他们也不例外,有政府支持和帮扶,进展肯定会更快。 只是相应地,控制权也要分出去一半。 弥艾这半个月的休息时间,其实也是公司和海城之间的缓冲带。 半个月一结束,她就要去海城那边扯皮了。 她忽然想起自家的毛孩子,“饭饭回来了吗?” 沈助理道:“那位鞠先生约的探视时间是明天上午,他说他突然有事,那天不能去接饭饭,让他的表弟过来。” “让阿姨跟着,别让他们把饭饭拐走了。” 这孩子饭量大还馋,除了她也没人能养得起了,跟着前爸估计只能饿肚子——毕竟它最爱吃的就是包姨做的小饼干,吃不到就闹绝食的那种程度。 弥艾按了按酸痛的后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