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第1/2页)
离开了徐府。 朱高煦骑马而行,很快便过了两条街,远远的,便见一座府邸前,被严密把守着。 府邸上的牌匾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方府。 朱高煦在方府前微微一顿,想起昨日,原本要被砍头的方孝孺却突然的被赦免了?! 而这原因……却是昨日的一封信…… 那信的内容,他没见,但偷偷的一瞥,却见信上很熟悉很熟悉的字迹……是他大哥? 然后,他父王瞬间阴沉咬牙的神色,更加证实了这个想法。 在看到信的内容后,他父王咬牙切齿的说出了——“饶方孝孺不死!” 看了方府一眼,朱高煦继续打马前行,心头实在好奇,到底,他大哥说了什么,让父王放了那顽固不化的方孝孺一命? 要知道,那方孝孺可是见了他那亲自登门的父王非但没有下跪,反而还嘿嘿冷笑着,自个坐到柴火堆上,对他父王懒懒的说着,“今日方孝孺终于可以全了心中公义正理了!” 这样嚣张不屑的人,他父王怎么可能饶他不死?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他父王可是带着一身杀气的进了方府! 与那张石交情不错的人,除了那方孝孺可都是死得七七八八了! 到底,他大哥写了什么? *********** 而此时的南京皇城奉先殿里。 朱棣阴森森的盯着桌上的信笺,很短,一句话,十一个字。 方孝孺若死,儿子不进南京! 朱棣心头磨牙,恨恨的想着: 臭小子! 小肉包! 那方孝孺当真如此重要吗?! 比你爹我还重要?! 第87章 终局(一) … 公元1391年十一月,靖难之战,以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失踪,宣告结束。 而在朱棣攻入南京后,南京进入戒严,三日后,南京解除戒严,恢复正常街市。 在这三日时间里,前朝大臣大半归顺于朱棣,少部分,如徐辉祖等人不肯归从,于是,除徐辉祖,方孝孺外,其余不肯归顺的,都被杀之,妻女被发送往教坊司,男丁皆被杀之! 这日,北平通往南京的官道上,一队身着盔甲,气势冷漠,散发着血腥杀气的军队护卫在两辆马车两旁,朝南京进发。 第一辆马车里,面容温润的少年皱眉看着手中的信件。 少年面容温润,但脸色却是有些苍白,眼眸清亮,甚为亲和,此刻却是透着浓浓的不赞同,盯着手中的信件,细眉皱着。 在少年对面,坐着一大约三十上下的男子,面容爽朗,五官英挺,可惜坐姿却甚为不雅,手中端着酒杯,戏谑的看着少年,打趣道,“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