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节  (第2/2页)
时候能感觉到美好;不亲了,身体也没那么渴望。    比起活下去,身体上的小需求不值一提。    作为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唐乐筠一回到房间就开始了研究,把和李无病讨论过的几种药物配伍都推演了一遍。    事实证明,尽管李无病是神医,但在对木系药材的理解和使用上不如她。    唐乐筠的信心又坚定了一些。    天快亮的时候,她吹熄蜡烛,在床榻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    第二天早上,厨房准备了粳米粥、馒头,煮鸡蛋,还有两碟子酱菜。    唐乐筠进了门,若无其事地打了招呼:“王爷早上好。”    “好。”纪霈之的目光在她唇上一荡,“听说王妃睡得很晚。”    唐乐筠在他对面坐下,“我把李神医的几种组方研究了一下,就睡晚了。王爷睡得怎么样!”    纪霈之做了一宿春梦,睡眠既好,又不好。    他夹了一只包子:“还不错。”    唐乐筠将目光从他的淡青色的眼袋上挪开,也夹了一个包子,“那就好,王爷现在不宜劳动,多多修养为妙。”    元宝惊讶地看着二人。    他听薛三爷的小厮说过,薛三爷回家时,一晚上至少要叫三回水。    怎么他家的俩主子各个都像出家人呢    不,不像出家人,毕竟也曾啃的热火朝天。    反正就是无法理解。    他的这种心理持续了七八天,直到一行人回京,他也没瞧见二人亲热过。    ……    之所以回京,是因为瑞王又想出了绝妙的主意——他操控永宁帝下旨,派端王纪霈之为钦差,前往西北督战。    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一是,纪霈之不杀永宁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是,李无病遇袭,有惊无险。    三是,西北的战事再次吃紧,    杀不死神医,就要想办法让病人的身体变得更弱。    瑞王为亲兄弟铺垫了一条通往死亡的康庄大道。    唐乐筠知道,躲避不是长久之计,瑞王总能想出针对纪霈之的办法。    但她没想到如此巧妙,如此不要脸。    在马车上,她问纪霈之:“王爷预料到了吗!”    纪霈之看着他:“预料到什么”    唐乐筠道:“当然是这张圣旨。”    纪霈之微微一笑:“你觉得呢!”    他是走一步看好几步的人,不会完全没有准备。    唐乐筠道:“你打算怎么办!”    纪霈之右手一伸,把她揽到胸口上,“他已经在张罗立储之事了,所以,如果我真的走了,想活着回京城就很难了。”    唐乐筠看着她,“所以你不走!”    纪霈之沉默片刻,问道:“趁着我身体还好,你要不要留个孩子,将来就能名正言顺了。”    这是什么话!    你死了我也死了,留个孩子面对这险恶的人世有什么意思!    唐乐筠缓慢地摇摇头,“你死了,我也活……”    纪霈之吻住了她,他不许她说那样的丧气话,即便他死了,她也应该带着他对她的眷恋好好活下去。    第142章    齐王死了,瑞王独大,立储的折子雪片般地飞到了守志阁。    瑞王将其统计一番,于巳初送到延寿宫。    永宁帝美人在怀,正在喝酒赏曲儿,见瑞王来了,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阴阳怪气道:“怎么,我们的贤王沉不住气了吗!”    瑞王面无表情,拱手道:“西北告急,朝廷群龙无首,如果是父皇,父皇沉得住气吗!”    永宁帝冷笑:“我为什么要沉得住气,纪霈之那孽畜一心要我的命,既然迟早要死,大炎的胜败与我何干!”    瑞王明白,他用“我”来自称,便是放下了皇帝的身份,不再理会纪氏的死活和大炎的存亡——他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逼着自己马上杀死纪霈之,而不是让其去西北督战。    从京城到西北,漫漫两千里,变数太大,在京城除掉纪霈之才是上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