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1/2页)
回到位上,徐诗蕊小声说:“我手都在抖……” 林檎微笑着把她的手握紧了一些,不必说,她也是如此。 答辩结束,小组四人都暂且卸下包袱,终于有心情去听别组的汇报。 这组汇报结束,林檎他们组的打分也出来。 主持人念到:“五位评委给第八组的打分分别是:96.2分、98.4分、97.7分、95.8分和97.2分……去掉一个最高分98.4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5.8分,第八组的最终得分为97.03分……” 分数与座次对应。 那个最低分,是孟镜年打出来的。 赛程过半,主持人宣布休息十分钟再继续。 小组四人头昏脑涨的,都起身去外头透气。 林檎出门前回头看了一眼,孟镜年仍在座位上,正在与答辩组长聊天。 同徐诗蕊去了趟洗手间,到走廊尽头去吹了会儿风,再回到教室。 孟镜年人不在位上了,不知去了哪里。 林檎回座位坐下,拿出手机发消息。 badapple:手真严。 消息几乎是秒回的,孟镜年发了个大笑的表情包。 mjn:不能徇私,所以苛刻了一点。 林檎正在打字,消息又发过来,她以为自己手速够快了,孟镜年似乎还要再快一些。 mjn:95.8是你们作品整体的评分。 身旁过道学生来去,世界潮水一样喧嚣。 林檎屏住呼吸—— mjn:你的部分,我给100分。 第9章 林檎捏着手机,半天没有回出下一句。 暗恋孟镜年这件事,除了对心脏不好,哪儿都挺好的。 一早知道没有希望,所以从不幻想,这样也好,她可坦然做“晚辈”,接受他一切照顾与赞赏。 没一会儿,林檎看见孟镜年也回了教室,径直往评委席那儿走去。他仿佛是去洗了一把脸,额前头发微微沾湿了一点。 下半场开始,大家都有些似听非听,徐诗蕊玩起了手机,彭非赶作业,只有闫明轩,记下每组选题与得分,时不时在群里通报他们组的实时排名。 终于所有小组答辩结束,工作人员花了一点时间统计所有组得分与名次,林檎他们组以第二名的成绩进了前五,取得省赛资格。 主持人叫五个小组的人上台,发放下一轮的参赛资格证。 二十来人站成两排,由组长捧着资格证,主持人请五位评委老师上台,一道合个影。学校官网和公众号常有校园新闻更新,这照片大约不久就要挂在赛事活动的页面里。 五位评委上台,例行任务地谦让一番,让评委组长站在正中,其余四人左右两两站开。 因为正中要挤进评委,就有一组被挪到了后面,恰好是林檎他们这组。整体队伍往左挪,他们补在了最右。 合影时,林檎往中间看去一眼。因为热,后半场他将西装外套脱了下来,仅着衬衫,那颜色是山巅微雪的白,被顶灯照着有点褪色的质感。 他们真是离得好远。 合影完毕,今日所有流程全部结束。入围省赛的队伍却都没离场,纷纷朝评委组围拢,寻求作品改进建议。 林檎在这方面一贯不是个积极的人,她课堂上搞不懂的宁愿自己回去花数倍时间自习,也不愿找老师询问——家里这么多老师,还是治不好她的“老师恐惧综合征”。 闫明轩自然不屈居人后:“走走走!我们也去找孟学长问问,正好专业对口!” 孟镜年就这样被截停在舞台上。 闫明轩攒了八百个问题要问,但起先跟孟镜年套了个近乎:“学长,我也是大气科学学院的。” 孟镜年点头,正色道:“唐老师的《气象统计预报》,你考了多少分?” 闫明轩呆住了。 孟镜年:“开个玩笑——你们组有什么问题?” 说到“你们”的时候,孟镜年目光从站在闫明轩身后的三位组员身上扫过一眼,最后在林檎身上落了一瞬。 闫明轩:“就想问问学长,你觉得我们组的作品,最应该改进的地方是哪里?” 一共十七个组,快两小时答辩,孟镜年再怎样记忆力超群,也做不到如数家珍。但毕竟林檎在这组,且选题与他专业相关,回忆起来不费气力。 “你们作品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目标用户不够清晰。市面上太多天气类app,你们的差异化和竞争力在哪里?” 闫明轩听得恍如醍醐灌顶,连连点头。 “其他没什么了。”孟镜年说,“预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