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_第61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7章 (第1/2页)

    一路下来,夏青黛见到的园林大气而不失婉转,庄严而不失雅致。走在里面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感觉路走到了尽头,其实转过去,又是另一番奇妙景象了。

    也就是夏青黛在现代没有去过京城,也没有参观过圆明园的遗址。否则看着眼前辉煌雄伟的建筑群,再想想遗址中的残垣断壁,估计会气得拿锤子把那群英国佬全锤扁的。

    “这古代的皇帝就是会享受啊,在这里每天住一间新房,恐怕都得住两三年才能住遍吧!”夏青黛暗自嘀咕了一句。

    因为野图的区域限制,她都没有走遍圆明园呢,光现在看到的已经很震惊。

    除了固定的建筑和花草木石令人目不暇接之外,那些充做装饰的八音时辰钟、孔雀毛制成的落地扇、地球仪、浑天仪、折光镜、行星仪、风雨表、弗拉苏氏之天体运行仪等精美先进物品亦是无数,更别提瓷器、瓷像、珠宝装饰等等了。

    难怪马戛尔尼回去后要在游记里面感叹,“恐地球之大,无第二处足与圆明园之宝殿比也。”

    第535章 像坐牢的日子

    入圆明园两日后,征瑞遣人来报,今天他会在早上十点,带着欧洲传教士一起到使团馆舍内会晤。

    夏青黛照例是早早就吃了晚饭钻进房间的,待她完成了每日的学习任务后,便洗漱好趴在玻璃缸前看小人国了。

    当时正是征瑞带着欧洲的传教士们过来之时,她好奇他们会聊些什么,便化身小人,隐在欧文的边上旁听。

    来的有一个法国人,两个葡萄牙人,三个意大利人,还有几个无关紧要的西方小喽啰。

    这些人跟英国使团穿着自己的西装衬衫蕾丝边的礼服不一样,全都是一袭中式礼服,脑袋上还戴着等级分明的顶子。

    地位最高的葡萄牙人彼那铎,是乾隆的客卿,还给和珅治过病,头戴蓝顶;两个意大利人戴白顶,其他人则戴镀金的铜顶。

    夏青黛就坐在边上默默地观察,哪怕不参与,都感觉长了好多见识。

    她看过马戛尔尼自己写的中国游记,知道眼前这个在东方地位最高的西方人彼那铎深为他所忌惮。两人从握手开始,就是一脸的假笑和提防。

    不过双方貌似沟通不太顺畅,一个讲葡萄牙语,一个讲英语,互相听不懂。

    在这个时期的欧洲,拉丁文和古希腊文还有法文是上流社会人士的必学项目。他们的宗教活动需要用到前两种语言工具,就相当于文言文在华夏的地位。而后者因为巴黎的时尚地位,所以也受到整个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算是通用语,跟后世的英语差不多。

    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不应该有隔阂啊。但现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